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民间艺人比绝活
时间:2019/07/02 11:02:30 编辑: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 民间艺人比绝活 - 欣欣旅游 杭州 线路 线路 门票 目的地 旅行社 搜索 站导航 正文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 民间艺人比绝活 来源:海峡都市报 1054 67 0 【导读】海峡民俗文化节4日在闽江公园望龙园开幕,上午的民俗(非遗)手工技艺展示、下午的民俗汇演,文化节给市民准备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民俗盛宴。花灯灯王为你讲解送花灯习俗4日,在文化节现场,福州 灯王 郑祥霖... 海峡民俗文化节4日在闽江公园望龙园开幕,上午的民俗(非遗)手工技艺展示、下午的民俗汇演,文化节给市民准备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民俗盛宴。
花灯
灯王为你讲解送花灯习俗
4日,在文化节现场, 灯王 郑祥霖现场扎起了花灯。拿着手里的一盏宫灯,郑祥霖说,自己6岁起就跟着父亲学做灯,从绵羊灯、莲花灯等小灯做起,一直做到走马灯。 扎灯很花时间,这么一盏宫灯,一天才能完成。扎灯的竹子要选冬至后的竹子,没有蛀虫。以前,扎灯还要搓纸,现在改用玻璃纸,方便多了 。
郑祥霖还向市民讲解了送花灯的风俗。 灯在福州话就是 丁 ,送灯就是祝愿这一年能够添丁。女儿出嫁,父亲第一年送 观音送子灯 这一年,女儿没有生育,父亲第二年就要送 橘灯 ,意为 急了 到第三年,女儿依然没生育,父亲就要送 孩子坐盆灯 ,意为孩儿早点出生;若第四年,女儿依然没生育,父亲就要送 花盆灯 ,意为换盆,还是希望孩子早点出生 。
火笼
旧时取暖器,如今成了婚礼必备品
火笼,在旧时是取暖器,现在是婚礼上的必备品 ,昨日永泰嵩口的张师傅在文化节现场,表演了扎火笼的技艺。老张介绍,火笼是用山上毛竹劈成细竹条编制而成的,内有一个碗口大的陶钵,用于盛着炭火。
张师傅说,自己扎火笼已经 0多年了,如今,大家生活条件改善,已经不必用火笼取暖了,但它却慢慢成了永泰人婚礼上的必备品。在永泰,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准备一个火笼,里面放两包炭。由儿子送女儿出门,再拿回一包炭。意思是,女儿把自己家的火种带到了男方家里。
织布打草鞋
畲族奶奶的织布机已有百年历史
在现场,罗源畲族同胞表演的织布、打草鞋,也让市民们大呼过瘾。表演织布的畲族同胞兰奶奶,用的织布机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坐在织布机上,脚踩着踏布,数十根毛线上下起伏,兰奶奶手中梭子不停,一条红红的腰带很快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表演打草鞋的雷师傅,腰上绑着一张弓形的木头,木头的中间系着一个圆环,把四根麻线穿过圆环,固定好,然后搓起稻草,开始编织,不一会,一双草鞋就做好了。老雷说,自己打的一双草鞋穿上一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民俗汇演
一出情景剧重现旧婚庆礼仪
除了民俗手工技艺展示,文化节下午还举办了民俗节目汇演。汇演在仓山区高湖舞龙队与体育大学龙之队共舞的《两岸一家亲》中拉开帷幕。随后,情景剧《完亲》重现了旧婚庆的礼仪;在体育舞蹈《铃、竹、卜》中,畲族服饰、美妙的山歌与神奇的畲家拳术、畲族竹竿舞完美结合。演出的压轴戏是由连江县委宣传部与台湾妈祖境研究会共同表演的民俗舞蹈《碧海灯情》,该节目以舞蹈的形式,描绘了两岸同胞每年元宵节互赠花灯等民俗交往的情景。
□相关
两岸舞龙队4日晚福州大PK
4日晚7时,在福州融侨水乡附近的2012年仓山区元宵灯会入口处,在台湾屡获大奖的威劲龙狮武术战鼓团与传承仓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湖舞龙队之间进行了一场两岸舞龙大PK,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
据了解,舞龙从唐朝开始在福州地区就广为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福州仓山区盖山镇的高湖舞龙队是其中的佼佼者,始于明末清初。鼎盛时期的高湖村有6支舞龙队,常年组织训练活动。高湖舞龙队还曾获得全国农运会舞龙比赛一等奖。
福州千盏花灯点亮马祖
2月4日晚,马祖 两马同春闹元宵 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福州市各区县赠送给马祖的2800多盏花灯与马祖自制花灯同时亮起,福州 00多名乡亲与数千马祖乡亲共庆传统元宵佳节。这是马尾连续第九年组织交流团赴马祖参加 两马同春闹元宵 活动。据了解,2月5日,马尾交流团将返回马尾。届时,马祖交流参访团将一同前往马尾,参加5日晚在马尾举办的 两马同春闹元宵 ,其中包括400多名马祖乡亲。
福建旅游线路推荐 厦门到泉州一日游|厦门跟团去泉州一日游价格费用多少
188起 省¥102 武汉到厦门旅游费用 厦门鼓浪屿+半自由行《双动》四日游
1 99起 省¥701 【玩转鼓浪屿】合肥到厦门旅游团_鼓浪屿下午茶曾厝垵纯玩四日
1980起 【品质纯玩双线】永定土楼+南靖云水谣土楼古镇+两个景区一日游
288起 省¥110 最新评论 (0条)
灯盏花药业经营产品云南省特色植物药都有啥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