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第三极书局停业

时间:2020/07/20 03:41:02 编辑:

书局被传正走破产程序

“霍总如果不能给货款,就先把没卖完的书给我们吧,都这么晚了总要有一个解决办法呀。”直到昨夜11时 0分,数十名供货商仍然守在第三极书局卖场内,等待店方的答复。昨天是第三极书局昊海楼门店的最后一天营业,由于在1月18日听说了书店将要停业的消息,书商随即开始“逼宫”。

导火索是从1月18日被点燃的。当天,很多书店的会员收到了书店将于20日即将停业的信息,而信息明确指出开业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从昨天下午,数十名听到消息的供货商冲入位于昊海楼地下一层的书店,要求将所拖欠的货款返还,供货商的到来让冷清的店面变得“热闹”起来。

据一位供货商表示,从2007年起就给第三极以5折的价格供货图书,大约有40多个品种,每次都是先送货再结款,但到去年 月份,书店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也不再付货款,书店也搬到了昊海楼地下一层。找到了第三极书局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马上问:“你们是供货商吗?”当得知来意之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现在不方便接待媒体,并且没有负责人。

晚上10时许,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和几个员工走过来,几十名供货商一下就把那人围住了:“不能给货款,就先把没卖完的书给我们吧。”有的供货商边说,边要将书搬走(见图),书店人员立刻报警。

“有什么事情,到我办公室谈吧。”被称作“霍总”的人说道。“要谈就在店里谈,如果去了办公室,我们连书也拿不到。”见没有人愿意跟着走,“霍总”和工作人员都离开了现场。供货商随即寻找自己的图书准备搬走。供货商胡先生说,供货商大多数是从2007年到2008年开始供货的,“欠我的货款算最少的,那也有5万元,有的人拖欠达到了 0万左右。”胡先生估计,书店拖欠包括他在内的约1000家供货商的货款,每家拖欠货款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充实喊话器、对讲机、警戒带等安全备品“我们不想闹事,就是想找个解决办法。”

胡先生表示,他们在同书店交涉的过程中,书店采购部的一位负责人称,“第三极”书局正在走破产程序,所涉货款等变卖完资产后进行退还。随后致电第三极书局采购部,但对方一直无人接听。直到昨夜11时 0分截稿时,双方仍在僵持之中。

第三极书局兴衰

第三极书局号称北京最大的民营书店——在2006年开业时就与近邻中关村图书大厦与海淀图书城开打价格战,有媒体称,书局前总经理关波表示,折扣战给书局带来巨大经营压力,三年折扣战大约造成销售损失4600万元。2009年,书店搬到昊海楼地下一层,但规模已大不如从前。

相关:

众读者平静“扫货”供货商焦急催款

店门外,购书手推车已被领空,等候着的消费者看见推着车出来的人就上前商量“借车”买书;店门内,大约 00余人正在已经空了一半的书架上“扫货”……这是昨日下午 时,位于海淀桥东南角昊海楼的第三极书局内的一幕。[NextPage]

颇具几分悲 彩的是,读者之所以赶在同一天前往第三极书局大量购书,并不是由于对某本书的急切需求,而是因为第三极书局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全国最大民营书店”即将在今天关门停业。

“北京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决定于2010年1月20日停止营业,迁址时间、地点会另行通知。”第三极书局门口赫然贴出了这样一张通知单。而就在这张通知单上方,去年10月贴上去的“热烈庆祝第三极书局国林风书店开业”的大字横幅依然高悬。

虽然是书店迎客的最后一天,但并没有出现疯抢的状况,读者购书井然有序,收银台前也未排起长龙。和平日一样,会员读者享受的依然是8折购书待遇。在最后一批读者中,戴胸牌的占了大多数。原来,附近一些公司在第三极书局为走进十八大职工办了购书卡。在一家设计公司供职的张先生说,公司为他们办的书卡内有 80元,不过平时很忙,很少到这里来,现在和同事一起最后集中消费一把。另一位周先生则表示:“我收到了书店发给我的会员通知短信,所以今天特意跑来。谁知道再开业是什么时候呢,我这卡里还有几百元钱,干脆今天全给花了。”与周先生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很多读者都表示,自己来就是为了提前花掉会员卡中的余额。

书店呈现的凌乱之感让不少读者感到了几分凄凉。包装袋横七竖八散乱在地,有的书架已经空空落落,而在过道的书架上,只挂着几幅《儿童新知挂图》,还摆了几本《你对女人了解吗》,显得分外孤单。更多的图书已经被堆放在墙角,等待工作人员的清理。工作人员对所有问题都不太情愿作答,他们正忙着将所有图书按出版社类别分别打包。包装纸上,“人民出版”、“上海译林”等字样已经写好,工作人员说,所有这些卖不掉的书将全部退给供货商。

读者对第三极书局的突然关张似乎并不意外,大多表现得平静。但是,在第三极书局办公区,却呈现另一番画面,一张张焦急的面孔一遍遍急切地催促着:“什么时候跟我们谈?”据介绍,昨天一天,前来追欠款的供货商前前后后得有上百人。从北京音像大厦赶来的一位先生说,已经等了两个小时还没对上话,第三极欠了他们 0万元货款。商务印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第三极还欠我们几十万元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着落。”更有许多民营书商等得很是不耐烦,甚至小声商量着:“实在不给欠款,咱就搬电脑。”

这些供货商1月18日接到了《关于停止经营、清退货品的通知》,该通知称:“自从搬迁后,书店营业额大幅度下滑,在认真研究供货商存货情况后,本着对供货商负的态度,公司向各合作单位发出退货通知。至今,向近千家供货商退货价值近6000万元码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与供货商协商,第三极书局停业后,将封存存货及资产,成立供货商临时委员会,公平分配存货及资产。对于会员卡中尚有余额的消费者,书店一旦换址重张将第一时间通知,即便此后不开业了,也会联系会员退回余款。

链接

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在位于中关村的第三极大厦盛大开业,当时打出的标语是“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第三极书店营业厅面积近2万平方米,店内有 0万种图书和10万种音像制品。

第三极正式营业的第一个月,推出了八五折的优惠酬宾活动。与其仅隔一条马路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在同一天便来了一个全场七五折,价格战由此开始。中关村图书大厦的这一促销活动一直持续了近 个月。第三极从8月起实行8折,并于9月再做出决定——全场7折一直到10月20日。在持续 年亏损之后,第三极书局去年决定搬迁至昊海楼。

话题延伸

民营书店或将迎来倒闭潮?

第三极书局从盛大开张到突然关闭,只用了短短 年多的时间。原本以为,去年10月的迁址怎么也能给这家当年面积最大的民营书店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甚至一些回旋的余地,但事实上,我们又猜错了。[NextPage]

面对第三极的关张,不少民营书店人士不愿意接受采访,他们觉得这是个让人伤心,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薛野说:“我无言以对。”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徐智明说:“近几年,民营书店将面临倒闭潮,第三极书局关门仅仅是个开始。”

昨天,对第三极书局旁边几家民营书店进行了探访,也确实感到它们生存的艰难。在一家专卖库存书的地下书城,这里所有的书仅售2至5折,但依然没有吸引更多的读者。老板说:“我们每天卖 700元才能收回房租,但目前周一至周五的营业额不过一千多元,到了周末有四五千元,其实民营书店都是这样苦苦支撑着。”

有人说,是络书店的冲击,甚至阅读人群的流失,才让许多民营书店如此艰难度日。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认为,从短时期来看,这些因素仅仅是民营书店生存艰难的外在因素,但并不至于令其伤筋动骨。民营书店真正需要面对的正是书业本身的巨大变化,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和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图书后续读者势必匮乏。预计七八年后,包括络书店在内,70%至80%大而全、小而全的民营书店都将面临倒闭关张的窘境,而现在走专业化道路的特色书店或许能够幸存。

(:李明达)

先声药业退市
深圳治疗白癜风医院费用
手足多汗用什么止汗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