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志生存
时间:2020/04/30 07:02:31 编辑:
2002年9月,一个英国年轻人兴奋地来到了海南,出现在第二届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他就是 2岁的胡润,他想要认识当时地产业如日中天的三位富豪 朱孟依、黄如论和许荣茂。
凭借创立百富榜而声名鹊起,胡润注意到了房地产富豪在这份榜单中的分量。
很显然,胡润初创的财富排行榜还颇为粗糙,为了完善这份榜单,他开始想方设法寻找、挖掘更多隐藏起来的中国富豪们。
尤其是合生创展创始人朱孟依,更是引起了胡润的兴趣与热情。为了更深入了解合生创展,以及接触更多的房地产企业,胡润追寻合生创展的脚步来到了2002博鳌房地产论坛。
但在论坛现场,一直以来都保持低调神秘的朱孟依并未现身,胡润只见到了合生创展总裁谢世东,还有后来带领万科超越合生创展成为行业龙头的王石。
不过,巧合的是财富正是这一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关键词之一。
王石的 对手
2002年前后,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金融危机最严重的1998年,合生创展已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内地最早一批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合生创展迅速储备了大量土地,并开启了全国扩张,成为名副其实的 地产航母 。
1998年到1999年间,合生创展在广东有110多栋楼盘同时在建与销售;2000年,合生旗下楼盘销售额占到广州市场的5%;而到2004年,万科全年销售不过三四十亿,合生创展率先突破百亿规模。
对于1997年就成为合生创展总裁的谢世东而言,2002年来到博鳌房地产论坛具有特别的意义。
他低调无比,与合生一贯的风格契合,他谦逊和儒雅风度,也使得台上的任志强主动走下来与他握手。
此时,合生创展开始向全国各大城市和区域扩张,打响了 华南五虎 的名头,成为了全国性大型地产企业。
但谢世东并不会想到,当他200 年离开之后,合生创展只在2004年这一年成功登顶,然后便让位于此刻身边穿着 花衣服 的王石带领的万科。
十余年后,当万科等企业的年销售规模突破五千亿时,合生创展仍在百亿上下徘徊。
谢世东没有预见到,合生创展的未来发展会是如此艰难,而他个人未来职业前程也起伏不定 200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我们再次见到谢世东时,他已是盛高置地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最终,盛高置地于201 年为绿地集团所并购,他本人则已在2011年去职。
2002年的王石和万科正值 年富力强 ,虽然王石称赞 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但他的注意力却没有放在谢世东身上,他忙于 对付 任志强。
因为此前万科 卖掉 大股东深特发引入华润集团、而后任志强赎身华远出走的恩怨纠缠,使得王石与任志强之间存在特别的关系 他在现场说任志强蜕变成 花蝴蝶 了,指代任志强已经成功进化为 老板 ,而他自己还是属于 打工者 。
关于职业经理人、关于大佬、关于财富的话题,贯穿于2002博鳌房地产论坛。任志强700万年薪的热议,也让他成为彼时舆论的焦点,但在 职业经理人 王石看来,这些一点都不值得羡慕。
显然,王石这个职业经理人过得很逍遥,他去爬珠穆朗玛峰,不远的将来他还要去下西洋,时刻处在聚光灯下,这才是王石的 高级打工皇帝 理想生活状态。所以他说: 我的工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少,我现在当打工的,我也很开心,未来中国缺的不是老板,而是职业经理人。
多年以后,当万科受困于宝能、华润、恒大、深地铁等多方资本对于万科股权的博弈之时,王石也许会泛起一丝遗憾:在1988年万科股改,选择放弃股权做职业经理人的那一刻,就已经为日后资本野蛮人的敲门埋下了伏笔。
也许,从 君万之争 到 宝万之争 ,房地产的时代在改变,很多人和事已隐约模糊,但他们确实还在那里。
台风 科罗旺
这一年,任志强带着 华远 的品牌净身出户,开始了艰难的重新创业,他在2002博鳌房地产论坛的演讲主题就是《新华远的再次融资》。
2001博鳌房地产论坛之时,任志强被淹没在了冯仑与潘石屹 回家 的情怀中,没有多少 开炮 的机会,但2002年冯仑和潘石屹都没有来,他找到了可以有共同回忆的对手 王石。
到了200 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画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1年,他们春风得意马蹄疾;2002年,地产商们还在讨论财富;200 年,论坛的主题变成了 金融紧缩 。
天有不测之风云,原本宁静的博鳌小镇,200 年论坛召开时,恰逢第12号台风 科罗旺 造访,让一切都变得措手不及。
但比起台风过境、狂风暴雨的肆虐,房地产行业突如其来的 调控严寒 更让人觉得难熬。
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时节, 非典 阴影正在淡去,不少地产商重新燃起了对楼市未来的热情和希望,正想 重振旗鼓大干一场 。
不曾想,被地产界人士称为 房地产企业十年来最冷峻的信贷严寒 不期而至 中国人民银行 121号文件 ,一纸令下,使得中国房地产企业遭遇信贷严控,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开发商们一时难辨东西南北。
有人形象地将 121号文件 比喻成为 央行打孩子,开发商上火 ,毕竟银行资金是地产商的血液,金融紧缩,无疑就是断了 活路 。
一年,冯仑和潘石屹再次回到了海南,但这一次他们不再谈情怀;仿佛抱团取暖一般,这一年还有更多著名企业家来到博鳌,包括首创刘晓光、金地凌克、奥园郭梓文、复地范伟、广厦楼江跃、红豆周海江等。
这些都是留在博鳌记载中的面孔,还有更多潜伏于水下。那时候有媒体这样形容博鳌房地产论坛 这只是房地产行业这头巨鲸的喷水孔,绚丽的水花下,是那山一样的脊背和海一样的肺活量。
带头大哥 刘晓光
刘晓光被行业内称为 带头大哥 ,由政到商的经历让他执掌首创如鱼得水,并将企业带到了全新高度。
2017年1月16日,刘晓光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这是博鳌房地产论坛送别的第一位地产领袖。自200 博鳌房地产论坛之后,刘晓光十多年来少有缺席论坛,几乎每一年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如期赶赴海南。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老一辈的领袖级人物,即便刘晓光已经离开,他的思想,他的观点,他的成就,仍然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
十数年光阴流转中,刘晓光、任志强、王石等老一辈地产领袖先后退休,而地产江湖中新领袖也已逐渐成长,但在当时,执掌行业话语权的就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人。
这时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已开始成为地产精英和行业领袖发声的行业平台,在金融紧缩和调控趋紧的大背景下,他们放下情怀和回忆,看淡财富,转向关注市场、关注形势、讨论新政,为行业鼓与呼。
也因此,自创立时树立 反思中国地产兴衰成败,启迪地产新思维 的论坛宗旨开始落到实处,博鳌房地产论坛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界影响力巨大、参与度甚广、权威性极高的全行业论坛。
宏观调控与未来
2002年 对付 了第一个对手任志强后,王石在2004博鳌房地产论坛找到了新的对手 孙宏斌。
王石对顺驰如此 不客气 的底气,首先在于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正在加剧,而这一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题,正是简单而又沉重的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秩序,孙宏斌和他的顺驰就像这样一头闯了进来的野马,活力四射却危机四伏。
顺驰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王石的判断和宏观调控的威力,但所幸的是,东山再起的孙宏斌再一次带领融创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黑马,并一黑到底。
回忆博鳌,短短十多年已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从100亿到5000亿,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最大销售规模在十三年间增长了50倍,说顺驰100亿销售是 吹牛 的王石,当时肯定也无法想象万科今年已经达到了5000亿销售规模。
顺驰和孙宏斌在2004博鳌房地产论坛的经历,是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企业命运的具象化表现;调控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也在嘉宾观点言论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除了顺驰,这一年来到博鳌的房地产企业更多了,富力董事长李思廉首次亮相博鳌,他说他想了很久,觉得 宏观调控下没有什么难受的事,一点也没有 。
事实上,当时正大举进军商业地产的富力,在随后几年还是感受到了调控的难受,并因为持有大量商业地产项目而备受煎熬。
刘晓光则说新一轮宏观调控将令房地产企业重新洗牌,潘石屹更加激进,认为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可能通过 8. 1大限 彻底的游戏规则的改变,就会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很好的公司。
来自香港的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显得淡定很多,第一次参加内地的房地产论坛,施永青很快便适应了节奏。经历了香港历次房地产周期的施永青,借鉴香港的经验提醒开发商们: 以后的赚钱没有前几年这么容易了。
与施永青不同,从海外进入内地仅四年时间的凯德中国区总裁林明彦显得低调不少,2004年恰逢凯德入华十周年,林明彦谦虚言道: 凯德需要很大程度的本土化,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成功。
也许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在当时就盯上了海南的旅游资源,他说海南的自然资源不比夏威夷等地方差,但是缺乏一种旅游文化。也许自当时起, 红树林 就已经在张宝全满是电影的心中记挂。
除此之外,建业地产胡葆森、世联行陈劲松、海南藤龙集团冼笃信等地产人坐在论坛大舞台上,满眼望去,都是火热的未来。
达州白癜风治疗费用女性经期不准的原因
鄂州白癜风医院
-
-
[p]3月31日三亚商品房签约87套 签约均价一万七[-p]
浏览:41 2020-07-02
-
-
洛阳国庆节假期火车票已开售确定行程就赶紧
浏览:44 2019-07-16
-
-
多伦多大规模枪击亲历者叫路人滚开向路人开
浏览:38 2019-07-16
-
-
共享行李柜需求场景多
浏览:20 2019-07-15
-
-
云南大理州15分钟内连发两次4级以上地震
浏览:68 2019-07-15
-
-
七千吨雪造雪场非洲大陆第一家在炎热埃及体
浏览:20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