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小知青老故事莽原风迹十五初春轶事

时间:2020/07/15 21:18:34 编辑:

小知青老故事——莽原风迹(十五)初春轶事

三月中旬的草原,已有了初春的生机。虽然还是黄草茫茫,但沟壑里的积雪开始消融,草根下的存雪不见了踪影,地面含着潮气土软质松。柔和的阳光,蔚蓝的天空,团簇的白云,辽阔的草场,劲风驱赶着寒凉,送来阵阵暖意。

随着接羔进入旺季,我们畜群组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每天尕吉德玛一家从清早忙到很晚。

这天我收群回来,看见有位陌生的年轻姑娘正在忙着帮尕吉德玛喂羔羊。她高挑的个子,身着没扎腰带的淡蓝色布面旧蒙古袍,乳白色的围巾扎在头上,上端护着脑门,下端包裹在脑后的头发上,是典型的牧家姑娘打扮。她一边用蒙语与尕吉德玛聊着天,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动作熟练,身手麻利,让我眼前一亮,感觉牧户增添了不少青春的朝气。我猜想着,她是这家的什么亲戚…

阿勒必亚忙完了手里的活儿,回到包里要擀面条,我已熟悉了牧区面的作法,接过面盆和起面来。按照阿勒必亚的习惯做法,把擀好的薄面饼先晾到被垛上风干,开始我还觉着不卫生,没两天我也学着这么做了,而且自己还找了个借口,“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切面条时,已经绷皮风干的薄饼表皮已经没了粘性,不用撒干面,直接卷到擀面杖上,顺着擀面杖的方向用刀把面皮破开,取出擀面棍,对折面皮后,切成筷子宽窄的面条。这样的面,下到锅里不粘汤,我比较喜欢。

阿勒必亚看的起劲,开口说:“咱们组来了一个女知青-托娅,插包在尕吉德玛那儿,你们不认识?”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一动,抬起头答道:“是吗?她是知青?没见过,我来队里时她们都回家了,我以为她是尕吉德玛的亲戚呢。”那日满达凑过来,诡秘的笑着说“特勒乎很,赛乎很咻(那姑娘是个好姑娘)”我看着他那顽皮的“坏样”没接话,只是笑了笑。

早上起来,我出去解手,看到包后五十米开外有人走来,是托娅,她还是头一天的装扮。往常,有尕吉德玛在后面的时候,我没觉着难为情,背对着她也就小便啦。可现在是女知青,包后的开阔地连一点遮挡都没有,也没有洼地,若走到北坡的沟里要好远的距离,只有到包前才能避开她的视线。按牧区的风俗,又不允许在包前解手,我只好退了回来。过了一会儿,我估算着她也该回来了,可是出去一看,她还在包后,而且是向更远的坡地走去,还不时地回头看看。我猜想,她也是在找隐蔽的地方。

这时,我的小便已经很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离开蒙古包一定的距离,侧转身去开始放水。这泡尿,是我平生感觉耗时最长的一次,心里越是着急,还越是没完没了,我的天呐,我那来“这么大的尿”…解大手我有规律,一般都是放羊时解决,离驻地较远没有尴尬。

这些天,因为早上大羊要奶羔羊,所以出群的时间也错后了。不一会儿,另一畜群组的两个孩子骑马来了,大的叫“巴塔”十二三岁,带着他的弟弟,是小马倌伊和巴雅尔的“准小舅子”说是来找我理发的。我赶到奇怪,他们怎么知道我会理发?

我确实会理发,初中时,有段时间实行剃“光头”家属院的小伙伴们人人都剃,不剃不行,逮着一个就先来一推子,从头中间到后脑勺一推到底,就不管啦,让等着排队。十来个人,每人头顶上都是一个“壕沟”还相互看着取笑。这么多人,一把推子,哪能很快剃完,快中午吃饭时,家里大人叫都不敢应声,怕回家挨骂。我就是那时学会了剃头。

我问“巴塔”“你怎么知道我会理发?”他说:“听人说你什么都会。”我的天啊!我在四队还成了能人。他接着又说:“学校要开学了,我弟弟在公社学校,好长时间都回不来。”我一想,可不是吗,都三月中旬了,要是在城里学校早已经开学了。

很快给他俩理完了发,借机会,我也照着小镜子把自己的头发收拾了一下。在场的孩子们都惊讶坏了,那日满达也惊叹道:“哇燥溜-,你还能给自己理发!”巴塔也赞赏道:“喔,其赛嘿吉(你作的真好)”

晚上圈羊回来,吃过晚饭,那日满达开始烧茶,他往土灶膛里加了两块干牛粪。我抬起头,看着通向“陶闹”蒙古包顶外的炉筒子,看看有没有火星子冒出去。很多天来,我一直在想,初春的草原风多、草干,蒙古包要是跑了火那还了得!阿勒必亚看着我好奇地问:“呀嗨,其由吾吉呢咋啦,你看啥呢”我说:“这炉膛里的火星子不会冒出去吧?”他咧嘴笑着道:“哎,我以为啥事呢,其由其莫特惠你啥也不知道这灶火的烟道拐了好几个弯,火星子出不去。”他边说着,边用手在灶台上比划着烟道的走向。

晚上,临睡前,我借着包里的缓和气儿盘点起“自留畜(虱子)”来。夏勒也学着我,脱了光膀子。说来也奇怪,刚插包那会儿,身上痒得难受极了,白天都有心把衣服脱下来抖搂抖搂,可后来觉着不怎么痒了,真像俗话说得:“虱子多了不咬”或是已经,我也说不清楚。

我看着手里的毛蓝色运动秋衣,颜色已经发暗,拿到鼻子下闻了闻,说不出是什么气味,包内空气中弥漫着的牛羊粪味和燃烧后的灶灰味已是主流。插包以来我就没洗过澡,也没换过衣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要是在家,绝对受不了。看来“环境造就人”这句话也是千真万确!

知青与牧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突破了语言障碍,增进了民族感情。从知青来讲,了解民俗风情,体验牧人生活,接受再教育;同时相互间彼此影响着,有助于缩小差别;对牧民来讲,汉语会话能力大大提高,了解外部世界多了渠道,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善。我胡思乱想着陷入到了沉思中…

2015年12月8日

作者:赛力罕

1973年10月至1977年2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旗,胜利公社四队下乡知青

延伸 · 推荐

小知青老故事——莽原风迹(九)路遇驼群

已经进入十二月了,草原更显得寂静。这天早晨,我出了毡包,看到天上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无声无息、安安静静地飘落着。主人家毡包的烟筒里冒着缕缕青烟,我向四周的远处望去,寻找着套车踪影。我们是头一天来到“...

小知青老故事——莽原风迹(八)草原猎狗

到了十一月下旬,跟车拉草已经二十来天,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表示个畜群点最多的送过三车草,少的也送一车,主要是养牛户,骆驼群,改良羊群和种公羊群。这些日子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住到哪儿。这天,回到队部休整,在“仲乃”大爷的小屋...

小知青老故事——莽原风迹(五)知青队长

这天还真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气温暖和。队部的院子里,人们相互打着招呼,说说笑笑的好是热闹。小卖部的门口更是人头攒动,我凑近了一看,不大的屋里,挤满了人,靠近门口处,纵向是一个长台,上面铺着灰白色的羊...

.special_tag_wrap{clear:both;padding-top:40px;} .special_tag{padding:0 0 23px;border-top:1px solid #ddd;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 .special_tag a,.special_tag a:visited{color:#0f6b99;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pecial_tag_ttl{position:relative;top:-12px;float:left;padding:0 10px 0 0;background:#fff;font:18px/2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cnt{clear:both;color:#888;font:16px/30px 微软雅是地方队的安排黑;} .special_tag_tj .special_tag_ttl{color:#f33;} .special_tag_bk .special_tag_ttl{color:#1d87e4;} .special_tag_bj .special_tag_ttl{color:#96369f;} .special_tag_hg .special_tag_ttl{color:#f68b2d;} .special_tag_gd .special_tag_ttl{color:#09aa46;}

小宝宝腹泻怎么办
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抚顺妇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