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议了

时间:2021/12/23 06:26:49 编辑:

海上射击训练将按原计划于28日下午在白翎岛和延坪岛临近海域举行。离散家属团聚问题与军事训练毫无关系 做好新时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议

张明锁

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已经不同于十几年前的状况,由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制度逐步健全,绝大多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有保障,生活无着者寥寥无几。现在的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大致属于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已经形成流浪生活习惯的。某救助管理站长统计后发现:“从2015年到现在,我站救助近1000人次,其中重复救助760人次,占76%,同一人累计救助高达15次,反复流浪乞讨现象屡见不鲜,跑站行为屡禁不止,而在反复流浪乞讨对象中有实际困难的并不多,多数是跑站要钱谋生的、家庭放管任其流浪的、靠街面流浪乞讨为生的等等。”第二,有的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例如,许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今年双节期间共救助了17名街头流浪人员,实际上他们都是务工不着的农民工。第三,有的人流浪乞讨是为了自谋生路,不给家庭增加负担。这类人员多数属于残疾人。例如,在郑州街头有一名右腿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50岁男子,每天坐在地上,用粉笔写励志文字以感动路人,靠自己的手艺来养活自己,一写就是23年。他说:“我23年前离开家,母亲不让我出来,可我既然不能养活老人,最少不能再让她来养活我,再说,以后我还要生活。”第四,有的人流浪乞讨是因为没有别的增收手段。由于救助站内救助只是临时救助,解决不了他们及家庭的生活费用支出问题,所以他们一般会拒绝接受政府救助。

根据街头流浪人员的上述现状,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者要以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前站长许帅为榜样:爱岗敬业,敢于担当,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的温暖传递给社会上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端正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看法,不要认为他们多数是职业乞丐,而要认识到他们流浪往往是无奈之举。如果采取适当的帮扶措施,相信他们会结束流浪生活的。即使有人不愿意接受救助而继续流浪,也要给予一定的救助与保护。公安部门对他们的身份进行审查,这也是对他们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

二是在火车站、商业区等流浪乞讨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建立流浪乞讨人员全天候救助保护点,使他们晚上能够在这里住宿、冬天能够在这里取暖,结束他们风餐露宿的生活,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发挥志愿者和环卫工人的作用,及时发现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并迅速报告救助管理点,采取救助措施。

三是向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学习, “医救结合”,在救助站内设立医疗安置区,对受助人员分级护理,精准救助,让他们不仅生活有保障

,还能得到基本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四是帮助有就业愿望的街头流浪人员就业。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街头流浪人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对运用一技之长获取群众施舍的行为予以尊重。救助管理工作要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励志教育和心理疏导,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查清流浪乞讨人员家庭与社区联系方式后,要及时与流出地政府联系,查清流浪乞讨人员个人和家庭情况,采取帮扶措施,应保尽保,确保贫困人员脱贫,协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州社会工作协会会长)

大同看白癜风去哪里
防城港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郑州治疗早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