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民政系统开展抗凝冻保民生工作

时间:2020/01/31 05:06:45 编辑:

贵阳市民政系统开展抗凝冻保民生工作

自 2018年1月24日起,贵阳受入冬以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凝冻天气影响,全市气温骤降,出现冻雨或雨夹雪,并伴有道路结冰。为积极防范和应对恶劣天气对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造成影响,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保证灾害发生时城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贵阳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积极应对低温凝冻天气的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低温凝冻恶劣天气下流浪人员关爱救助工作。

把抗凝冻、保民生工作放在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1月26日,贵阳市民政局紧急召开各区(市、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和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安排部署抗凝冻保民生工作,贯彻落实陈晏市长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和徐昊常务副市长两查要求。1月28日,市民政局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全市抗凝冻保民生工作会议精神,对抗凝冻保民生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贵阳市民政局制定下发了《应对恶劣天气的工作预案》,成立了以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国玺为指挥长,领导班子成员(含县级干部)为副指挥长的应对恶劣天气救灾工作指挥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落实了包保,同时下发了《贵阳市民政局关于做好极端天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救助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区(市、县)民政局按照属地管理开展了相应工作。通过全市民政系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做好事故排查和应急预案处理,截至目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低保群众、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正常有序,没有出现受冻挨饿现象发生。

加大救灾物资储备数量,确保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市级和各区(市、县)民政部门积极做好应对凝冻天气的物资储备,并结合当前凝冻灾害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救灾资金预算,提前做好人员、资金、物资、装备、设备等各项准备,及时调拨灾区,切实保障救灾工作所需。市减灾中心紧急向各区(市、县)下拨棉被3582床,棉衣裤700套,棉衣200件,棉大衣100件,军大衣1240件等救灾物资,现市减灾中心救灾物资储备正常(救灾物资有帐篷810顶、棉被5098床、军大衣760件、棉衣(裤)390套、棉大衣5900件等救灾物资),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有临时安全住处。

截至1月29日,全市民政部门共投入冬春救助资金2109万元,其中省级(含中央)投入1772万元,市级投入227万元,县级投入110万元;发放粮食247吨、现金111万元、衣被2650余件(床),救助人数2.18万人(其中:现金救助0.46万人,粮食救助1.53万人,衣被救助0.19万人)。

迅速在全市展开冬季流浪乞讨巡查搜救行动。一是加大街面巡查搜救力度,确保党委政府寒冬送温暖关怀不降温。根据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充分发挥民政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全面深入排查,对容易出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地方进行重点排查搜救,坚决做到发现一人救助一人,杜绝生活无着人员因受冻挨饿等原因发生安全事故。1月26日、27日晚上,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和区(市、县)民政部门领导带队到所辖主城区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巡查搜救。二是运用贵阳大数据优势,通过、广播、报刊、络、扫码等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发布救助指南和站点信息,市民政局向全市公布13个救助安置点地址和,以便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农民工以及临时陷入困境等群体。(1月25日贵阳晚报A13,贵阳市民政局两微一站上公布),提高困难需救助群众对救助站点知晓率,确保无着落流浪人员能就近、及时得到有效救助。三是开展细致入微的温情救助服务,为受助对象添加棉衣被,搞好饮食安排,按照保基本的要求,确保受助对象不受冻挨饿;按照自愿、无偿救助的原则,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进行劝导,拒不接受救助的及时发放棉衣、棉被、食物等。

1月24日至1月29日14时,贵阳市出动工作人员1691人次(含乡镇、社区),出动车辆319台次

,在全市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广场等地段开展搜救工作,劝导82名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棉被42床,棉衣32件;其中1月29日,全市共出动救助车辆80台次,出动工作人员151人次(含乡镇、社区),在全市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广场等地段开展搜救工作,劝导12名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棉被6床,棉衣2件。贵阳市救助站站内接收救助144人次(其中来务工人员89人次)。目前,救助站在站8人,贵惠路外来务工人员临时服务救助点5人。

各地民政局抗凝冻保民生情况:

云岩民政:积极开展持续性凝冻天气流浪乞讨人员搜救工作

为切实保障冬季雨雪、凝冻、严寒等灾害性气候期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露宿街头的农民工基本生存权益,云岩区民政局第一时间制定了救助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明确各重点部门、各社区职责分工,就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做出应对安排。要求开展24小时巡查搜救,重点加强夜间巡查搜救,针对辖区主次干道、车站、广场、背街小巷、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公园广场、银行ATM柜员机等重点路段和节点,将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护送到救助管理站,确保露宿街头人员不出现冻死等意外情况。同时,积极配合城管、公安、卫生等部门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搜救管理、解救打击、医疗救治等工作。

目前,云岩区临时救助点已全面开放,临时救助点位于云岩区黄家湾路121号(云岩区杨美学敬老院)。站内已准备了药品和食品,特殊时期,可以采取保护性救助措施,及时将救助对象送到救助点。针对儿童和老人24小时提供接站服务。截止1月28日下午16点,各社区(镇)流浪乞讨巡查搜救、困难群众生活排查等工作均已有序推进中,无异常情况发生。目前28个社区(镇)已设立救助站。对辖区主干道重要路段和节点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搜救,27日晚至28日,云岩区民政局出动车次2次,人次6人次,劝离劝退1人。云岩区各社区及居委会出动车次102次,人次800余人,劝离6人,1位送回原住地,发放军大衣6件,棉被5床,送区临时救助点1人。

南明民政:五措并举应对低温雪凝灾害天气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工作。为有效应对低温凝冻天气,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南明区民政局抗凝冻 保民生救助应急预案》(南民字【2018】9号),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同时,下发《南明区民政局关于做好抗凝冻 保民生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南民通【2018】4号),要求各乡、社区认真摸排,加强对民政服务对象困难情况的掌握和救助台账的建立,认真落实主体,采取有力措施,统筹资源,毫不松懈地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着力解决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实际困难。

二是加强应急值守,增强部门协作。认真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应急救灾等工作。明确带班领导和值守人员、值守、值守车辆,密切关注跟踪灾害风险变化和发展趋势,认真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做好人员队伍、资金物资、救灾装备、避灾场所及各项灾害应急救助准备工作。持续低温凝冻天气期间,实行零报告制度。统计汇总灾情报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并根据灾情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落实各项救灾政策和措施,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迅速调拨救灾物资,安排救灾资金,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关注重点对象,落实保障款物。随时关注该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困难残疾人家庭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的防灾避险、防寒取暖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安排落实60万救灾备用资金,切实保障好受灾和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另储备救灾帐篷10顶;棉被300床,棉衣300件,绒衣裤300套。

四是加大排查,发放应急物资。要求各乡、社区认真摸排本辖区冬春期间需救助困难群众底数,并根据各乡、社区排查统计上报的困难群众家庭,及时下拨冬令物资棉被354床,棉衣164件,绒衣裤171套,救济困难群众600余户。

五是联合巡查,加大流浪乞讨人员巡查搜救。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大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从2017年12月18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止,采取集中巡查的方式,每日21时至11时,对辖区主干道、桥洞、南明河畔、广场、车站、天桥等重要地段进行了巡查搜救,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拾荒捡垃圾、务工不着的农民工实施街头救助。确保了寒冬、日常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务工不着的农民工不挨冻受饿,

2018年1月24日至28日,巡查搜救组共引导需救助对象9人到贵阳市社会救助站接受救助;劝离原一中桥下露宿4人到贵惠路农民工安置点予以安置。

花溪民政:花溪区民政局积极应对低温凝冻天气

1月28日,受寒潮影响,花溪区凝冻天气持续,按照区委召开的抗凝冻、保民生会议的要求,花溪区民政局召开抗凝冻 保民生工作部署会议,高度重视低温雪凝天气给人民群众在生产、运输及生活方面带来的严重影响,全面部署低温凝冻灾害防范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近期应对凝冻天气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对保障民生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全局实行24小时在岗,进入防灾减灾抗灾战备状态。局干部职工分成四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分别到久安、阳光、马铃、孟关等困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抗灾准备情况及生活物资准备情况,并为部分困难群众送去棉被及粮油等物资。将党的温暖传递到群众身边。

乌当民政:积极做好持续低温凝冻天气应急防范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对各类民政服务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故障抢修,确保供水、供电、防火等设备正常运转,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对重点优抚对象和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逐户落实住房、用电等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险情,特别是做好新天城区一日四排查工作(早上9:00、中午11点、下午3:00、晚上11点),并设立利民托老所和长寿敬老院两个临时安置点,发现有需要临时安置的立即进行安置。加强机构内部道路、楼梯等区域的防滑处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应急值守:严肃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要求一旦发生重大灾情和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沟通汇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落实救助方案,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要求切实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确保灾情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三是加强防灾救灾准备:加强与气象、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的会商沟通和协调联动,密切关注极端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提前做好转移安置场所的准备工作。

四是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目前救灾物资仓库储备有棉被300床、棉衣350件套、军大衣100件、帐篷30顶、雨衣50件、水鞋120双、雨伞50把、电筒150支、蜡烛1000支、轮椅10台、铁铲20把、发电机4台、折叠床57张、救助粮食70000斤。启动应急响应后,已经发出棉被500余床、棉衣裤150件套、大米20000余斤、出动殡仪车17次,接运遗体17具。

白云民政:三早三强化切实做好低温凝冻天气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一是早部署,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对应对低温凝冻天气各项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印发了白云区民政局《关于做好低温凝冻天气特殊困难群众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了低温凝冻天气应对工作预案和《受灾救灾情况统计表》,并印发各乡(镇、社区)及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认真贯彻落实。

二是早安排,强化物资保障。在得到凝冻天气即将来临的信息前,迅速做好救灾物资的统筹协调和储备,共储备发电机17台、应急水桶131个、救灾棉被389床、棉衣596件、棉裤20件、军大衣115件,绒衣裤20套、卡其布衣服40件、踏花被19床、毯子10条、帐篷21顶、电筒12支、雨衣30件、应急灯20个。确保凝冻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乡(镇、社区)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手上,截止目前,白云区共发放棉衣18件、军大衣3件、棉被19床、救济粮1240斤。

三是早排查,强化督促指导。1月27日上午,白云区民政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队按包片方式到全区各乡(镇、社区)开展低温凝冻天气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督促检查,重点了解各乡(镇、社区)的城乡低保家庭,五保、三无等特困供养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无着人员,露宿街头农民工,农村敬老院,各类养老福利机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及受灾群众的救助关爱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各领导带队开展走访入户、走街串巷,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来到流浪人员身边,为他们送去棉衣、棉被、米、油等生活物资,现场解决困难群众的安全取暖、用火、用电、食品等问题,对临时遭遇特殊困难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送至贵阳市救助站予以妥善救助。同时,针对老年福利机构的消防安全进行了重点督查,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台账,并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抓好整改落实。

观山湖民政:积极应对低温凝冻天气 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1月2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观山湖区民政局迅速对抗凝防冻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群众出行安全、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及保暖、生活物资供应等防范准备工作出发,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安全。

目前,观山湖区各镇(社区)共计走访城乡低保户70户,特困供养人员12人,孤儿3人,留守儿童17人,困境儿童19人,空巢老人21人,其他困难群众62人,并陆续送去所需的大米,食用油,棉被,大衣,棉鞋等所需物资。

清镇民政:清镇市民政局全力以赴抗凝冻 保民生

为有效应对低温凝冻天气,我局印发《关于做好大范围持续低温凝冻天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清镇市民政局低温天气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认真落实主体,采取有力措施,统筹资源,毫不松懈地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着力解决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实际困难。加强应急值守、部门协作,认真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应急救灾等工作。根据灾情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落实各项救灾政策和措施,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迅速调拨救灾物资,安排救灾资金,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点关注和落实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户、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困难残疾人家庭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的防灾避险、防寒取暖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清镇市民政局领导带队,组建六个组分别到各乡(镇、社区)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排查。目前,共走访排查2000余户,对其中排查出的1025人(其中:留守儿童85人、特困供养人员129人、城乡低保户524人,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26人,其他低收入群体360人)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发放棉被500床,棉衣裤500套,大米14496公斤,菜油2271公斤,燃煤2.2吨,取暖设备7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及各类补贴4885户8497人744.64万元;发放特困供养对象供养金771人324.65万元;发放孤儿供养金53人4.24万元;对生活困难留守儿童实施各类救助849人;发放临时救助213户65.4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46人111.56万元。

目前,共储备救灾应急大米100吨,菜油25吨,救灾帐篷80顶,棉被1500床;正在采购救灾救济粮584吨。

修文民政:修文县民政局全力以赴做好抗凝冻保民生工作

为帮助人民群众应对凝冻的突然袭击,修文县民政工作人员紧急出动,奔赴在抗击冰冻灾害第一线,为困难群众、优抚对象送去粮油米面、防寒棉被等生活物资。截止2018年1月29日上午,共出动车辆188台501人次,走访走访困难群众、优抚慰对象598户1867人,发放救灾款物(折合现金)26万元,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当前,修文县各级民政部门针对此次凝冻,坚持每天走访查灾,实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做好了应对凝冻天气的充分准备,坚决做好抗凝冻保民生工作。

息烽民政:全力抗凝冻●浓情暖民心

1月25日以来,息烽县受低温雪凝天气侵袭,该县精心组织开展了抗凝冻、保民生、送温暧活动。息烽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奋力抗凝冻、保民生。各部门分工协作,演绎着凝冻无情、人间有爱的一幅幅感人画面。

1月28日清晨,息烽县民政局局长曾利洪一行来到息烽高速路口,与团县委青年志愿者在此设立临时救助点,搭帐篷、搬桌子、烧热水、发放救助物品这一系列动作井然有序。

曾利洪同志隐约看到对面踏着凝水、小心翼翼走来一中年男子,于是上前询问道:同志,你需要帮助吗?男子断断续续回答道:我是安徽的,从重庆运货到贵阳,昨晚车子坏了,路又太滑,滞留在这里了,我想要点吃的。曾利洪同志赶紧送上牛奶、方便面、热水,男子腼腆的说:我还想要一份,车上还有一个人,可以吗?团县委志愿者随即又拿了一份;男子紧紧抱着食品,激动地说道:感谢息烽县人民政府的帮助,感谢民政送来的食品,雪中送炭的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了,谢谢了。曾利洪同志关心的嘱托道:路面太滑,注意安全,祝你一路平安。此时,他们口中吐出的气慢慢融化了

在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的状态下,我们民政人员在前行,以全力抗凝冻,浓情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市及县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抗凝冻天气、保民生的各项工作。

开阳民政:开阳县民政局多措并举应对凝冻天气

为预防大范围持续性低温凝冻天气可能造成的灾性,积极应对此次低温凝冻天气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及时查灾、报灾并及时实施有效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开阳县民政局积极开展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从五个方面积极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流程运作,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运作,成立应急救援队伍。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对各类民政服务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故障抢修,确保供水、供电、防火等设备正常运转,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对重点优抚对象和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逐户落实住房、用电等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险情。加强机构内部道路、楼梯等区域的防滑处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三是加强应急值守。严肃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要求一旦发生重大灾情和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沟通汇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落实救助方案,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要求切实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确保灾情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四是加强防灾救灾准备。加强与气象、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的会商沟通和协调联动,密切关注极端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提前做好转移安置场所的准备工作。

五是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目前救灾物资仓库储备有棉被2106床、棉衣1745件、帐篷167顶、毛毯27床、床单1019床、雨衣423件、水鞋15双、雨伞124把、电筒260支、蜡烛8600支、轮椅5台、铁铲388把、发电机2台、潜水泵11台、手推车32辆、折叠床192张。

菏泽癫痫病医院
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石家庄妇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