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b850音响价格是多少资源
时间:2020/11/19 17:28:29 编辑:
千元以上的音箱和几百元的音箱有什么区别?问题详情:大家讲一下听好音箱的感受吧,一起分享。
书房音响图片欣赏
推荐回答:首先 200 和1000的区别当然大,2个的信噪比就不一样,里面的元件档次也不一样,箱子的板材也有区别,喇叭单元对声音的回放还原能力也不一样。
所有这些都为了更高的音质效果!
肯定的告诉你1000绝对大于200,1000里最烂的也比200最好的强!
你要清楚地是:现在音箱分2.1和2.0,2.1是2个高音带1个低音炮,这种箱子一般低音都震撼点,适合DJ,舞曲,摇滚和部分流行歌(低音多点的)。
2.0则因为低音单元相对小,适合听轻音乐或流行歌(如张学友的,低音很少)如果一个音箱说低音很好很震撼,那么它的中高音相对就不如低音好了。
看你的爱好,我觉得你买惠威M50W是正确的!惠威已经是国际一线品牌。
它最贵的音箱在10万美元。
其他漫步者,轻骑兵之类都是做些低端产品,多媒体音箱。
如果你买低端的,那么漫步者,轻骑兵还可以考虑。
但要1000以上,那你就惠威。
惠威M50W是个2.1的音箱,它重点强调低音,低音澎湃,控制力可圈可点。
中高音也有很好的温暖感和厚度。
这款我觉得是最适合你的箱子。
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选的。
我个人买的就是M200K2,2.0的箱子因为我不听摇滚类,平时就听点轻音乐,流行歌之类,不怎么喜欢太大的低音。
所以就用的M200K2,享受音乐的感觉不错,但不适合你听DJ,低音弱,你不会满意。
惠威的音质没有问题。
你买的时候在音箱点把音箱声音开到最大,不要接音频线,听听有没有很大的本底噪音。
一般有一点是正常的,但噪音在20厘米外应该微弱的听不到。
这就行了。
音箱效果和效果差别大了,你要听了这个箱子,保证你再也听不下去的歌了!
用这种好音箱,你的歌曲就要有所选择,也就是声源!不要听4,5M左右的mp ,格式,那种歌曲本身就把高频和低频去掉了很多。
你要听 20K 码率的mp ,一首歌应该在8M-11M左右。
你把这样的歌曲放在里,再用惠威的M50w 来放,效果绝对比他200元的 好! 但如果你还是用里存的那种4M左右的 mp 放歌 ,那这个好箱子就显不出多大优势。
就像一个天生烂嗓子的人,你让他用好话筒和破话筒也都还是烂嗓子。
关于声卡,你别听人乱侃,的确有独立声卡了效果会好,但你不是要用接到音箱吗?要声卡没用,声卡接到电脑上用的。
再说,一个400左右的声卡对音质提升也不是很明显,你明显不属于发烧级,所以没必要买声卡,买来也没法接在上用。
智能音箱的市场有多大?问题详情:海外智能音箱“四大天王”亚马逊Echo、谷歌Home、微软Invoke和苹果的HomePod已经就位,国内智能音箱的跟风潮也已经汹涌而至,从互联巨头到传统音箱厂商,数百家奔向智能音箱市场的玩家正形成新的红海。
推荐回答: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做智能音箱的企业已近50家,还有许多正在进行中的或是不太知名的企业未被统计。
此外,在智东西三个智能音箱行业相关的社群中,还有至少500家与之相关的硬件企业或技术提供商活跃在前沿阵地。
众多企业的涌入,智能音箱的浪潮已扑面而来。
从亚马逊Echo到苹果iPad,智能音箱的玩法套路已经非常明显:音箱+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内容+互联服务形成一整套完整服务,同时可扩展更多设备、内容的接入。
正是基于这套玩法,杀入进来的玩家们的玩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国内的众巨头想建立生态,为既有的内容和服务寻找新入口,赚个盆满钵满;内容提供商开始联合众企业“抱团取暖”,攻城略地;中小创业者术有专攻,提供技术或硬件支持,抢占时机,力求杀出一条活路。
智能音箱在国内经历过2014~2015年的一波小高潮,在沉寂2年之后,再次成为一片红海市场,厮杀中将形成下一片血海,这其中下面这些玩家谁会笑到最后?
一、缘起:亚马逊的音箱帝国和它的跟随者亚马逊Echo的爆红,让国内外的众多厂商都看红了眼。
在国外,Google Home、微软的Invoke和苹果的HomePod相继推出。
而在国内上至BAT、京东、小米、联想等互联巨头,到传统的家居、硬件企业,再到中小创业公司纷纷围绕智能音箱展开其布局,力求在这片新红海中杀出一片天地。
其实与亚马逊推出Echo智能音箱同一时期,国内也有一波玩家推出了WiFi音箱,如科大讯飞智能音箱X1、电蟒WiFi音箱、小智超级音箱等。
以科大讯飞的X1为例,它在2014年底上市,可以WiFi连,通过APP进行设备控制,并接入不同的音频资源。
在定位上,这波音箱还是局限在产品层面,而没有把音箱作为一个家庭的交互入口来布局。
但较高的价格、繁琐的操作、低智能化等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加之国内用户使用音箱的比例并不高,并且还有蓝牙音箱抢占市场份额,这波WiFi音箱并未获得市场的太多关注和认可。
而2014年8月亚马逊悄悄推出其智能音箱Echo和语音平台Alexa,众人仿佛眼前一亮发现了新大陆。
首先亚马逊Echo解放了人的双手,可以直接通过远讲语音进行操控,还可通过语音来控制家居,从而推动整个家庭智能化。
喜马拉雅硬件总经理兼副总裁李海波曾说,他见过的智能音箱已不下百款,单单是深圳南山区一公里以内就有上百家提供硬件或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
这些硬件企业许多是在PC不景气时,便转向了智能音箱这个风口。
且不说大浪淘沙过后能够存活多少,他们的存在和活跃也反应了当下国内智能音箱的热潮。
二、互联巨头:生态与延续以BAT、京东为主导的巨头,位居产业链的顶端,掌握着大量的资源,都企图推出智能音箱产品来占领家庭的交互入口。
它们都希望通过音箱来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生态,从而掌控平台上巨大的数据价值。
此外他们布局智能音箱也是为了寻找未来的交互入口,承载其电商、服务和内容等优势。
在国内京东是最早向亚马逊“取经”的公司,在2015年初就和科大讯飞成立合资公司灵隆科技来研发叮咚音箱,在同年的8月份灵隆科技便推出了首款智能音箱。
目前其官方公布的累计销量为100万台,尽管是国内销量最多的智能音箱,但这也不过亚马逊Echo的1/10。
这款音箱的背后不只是音箱,而是整个家庭的“入口”,为此,京东组了一个“局”,率先邀请了语音技术大牛科大讯飞,来共同研发产品,推出叮咚音箱。
此后又推出全新的京东微联,而目前其平台上已经有500款家电产品,都可以通过叮咚音箱来控制。
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便联合飞利浦推出了阿里小飞WiFi音箱,尽管当时采用的是按键语音,但也向家庭交互终端迈进了一部。
6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称,阿里和喜马拉雅FM也在合作推出有AI能力的智能音箱。
阿里有最大的电商平台,试问阿里会放弃这样一个占领家庭购物的入口吗?
而在今年的CES上,百度度秘和小鱼在家联手发布基于DuerOS系统的新一代小鱼在家机器人,试图把视频通话机器人打造成标杆式产品,占领家庭交互入口,从而打通其搜索和商业化服务。
另据了解,腾讯也在积极布局智能音箱。
人机交互方式的演进是近期互联大佬喜欢谈论的点,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再到AI时代,我们的交互方式也将伴随从键盘鼠标到触屏再到智能语音助手。
三、运营商入局不单单互联巨头、老牌家电企业在做智能音箱,运营商也参与进来了。
在三大运营商中,目前已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和第三方的音箱制造企业合作,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
谈到这里就必须提及一个群体——深圳硬件“集团军”,没错,他们是这波智能音箱浪潮中的重要一环,有太多的音箱硬件或者技术模块来自这里。
而华美兴泰(深圳)就是深圳硬件企业中的一个代表。
2017年6月,华美兴泰(深圳)公司中标中国移动总公司IOT-HUB+智能语音助手音箱项目,标的金额 000万人民币。
华美兴泰核心负责人告诉智东西,他们在智能音箱上的研发已经有 年,除了语音识别使用的是科大讯飞的技术外,从音箱硬件、软件、语意定义和内容接入都是他们自己在做。
华美兴泰是深圳硬件企业中最早做智能音箱的一波,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之前从事路由器、移动电源相关的产品研发和生产。
在2014年底智能音箱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华美兴泰便转向这个领域,正是凭借着先入优势和硬件积累,该公司和百度、乐视、中兴等都有合作。
该负责人称,他们也是痛苦了很久,但真正的春天要到明年。
此外,他还爆料不但中国移动在做智能音箱,中国电信也在做。
回到中国移动本身,这是其推出的第一个智能音箱项目,该产品将整合中国移动andlink智能家居协议和咪咕音乐资源。
再加上中移动较早就布局的物联OneNET开放平台,可见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家居标准、平台去的。
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移动这样近乎外包一款音箱产品,并接入自身的软件和标准,其能否为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呢?但从中移动在物联中的布局来看,智能家居只是其局中一环,而智能音箱的作用更在于构建标准,从而将产品接入其云平台中,实现从运营流量到运营数据的转变。
四、传统家电企业:家庭场景之争在智能家居的市场争夺中, 传统的家电企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老牌家电企业。
互联的浪潮曾压制了他们的光芒,而如今迎着智能家居的号角,他们再次向世人发出他们对科技的呐喊,彰显他们与时俱进的能力。
海尔、美的、长虹如此,中小智能家居、家装企业亦如此。
在这股浪潮中海尔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
在今年的CES Aisa上, 海尔就展示了其在优家生态、智能浴室、智能厨房等方面的进展,并且它也在做智能音箱。
海尔优家的一位产品负责人告诉智东西,海尔也在联合合作伙伴在做智能音箱,目前还在攻城阶段,还未上市。
但海尔并未把整个家庭入口全压在智能音箱上,该产品负责人表示,海尔在做“全屋语音”,而智能音箱只是家庭交互的一个场景。
海尔目前已经推出相应的终端产品,如智能冰箱、卫浴的“魔镜”,但尚没有加入语音交互,预计将会在下一代产品中加入语音交互模块,这可以理解为将其它家电变成另一种形态的“智能音箱”交互入口。
此外,为了使智能音箱获得更多控制家电的能力,海尔在部分遵循OCF标准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家居标准,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多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控制权。
五、内容提供商:新入口之战内容提供商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在于为渠道所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建立渠道,建立入口。
目前,喜马拉雅和酷狗都结合自身内容推出了相关的音箱产品。
就在今年6月20日,喜马拉雅FM联合猎户星空、洛可可、佳禾智能推出“小雅AI音箱”。
小雅AI音箱是一款全内容音箱,它由猎户星空提供核心语音技术支持,喜马拉雅负责内容、硬件落地,洛可可提供设计和佳禾智能负责硬件生产,是一款协同参与的产品。
正如猎豹移动CEO傅盛谈及的,真正的AI不应该仅仅有技术,而是真正能和生活相结合的产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体验。
小雅音箱作为一款全内容音箱,能否在入口大战中获得更多的用户,就需要深挖“陪伴”的内涵。
喜马拉雅联合几位玩家组的这个“局”,让我们看到了内容提供商如何建构一款智能音箱,以及在巨头的包围下,“抱团取暖”,参与入口争夺的。
六、中小创业者:拿下订单是关键众多中小企业以及创业者则是江湖的另一面,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大企业局中的一环,提供技术或者硬件,然后贴上别人的标签。
然而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存法则。
目前智东西了解到的,已有超过15家的创业公司推出了其自身的智能音箱,如Rokid的Pebble音箱,聚熵科技的小智超级音箱,出门问问的Tichome智能音箱,以及问之科技的麦宝智能音箱。
此外,还有众多提供硬件和技术解决方案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
问之科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智东西,他们目前有好几个合作项目,主要的合作方式就是输出方案,提供语音交互技术。
当谈及到其麦宝智能音箱时,他表示,推出音箱产品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进行技术展示,来吸引一些项目合作;其二是现有的一些家装、家居公司有需求,可以直接将产品和这些公司对接。
而摩尔声学则是一家深圳的技术解决方案商,其主要从事远场算法和硬件方面。
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讲到,像暴风的产品,其智能电视的远讲语音和外设就是他们生产的,他们还在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公司合作进行硬件和智能音箱的本体开发。
但当问及到智能音箱存在的问题时,问之科技的负责人称,技术方面的瓶颈可以随着技术的迭代来解决,但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智能音箱市场太小,用户没有使用的习惯。
尽管国内音箱市场还有待开发,但是可以预见,部分硬件或是技术提供商近期会有大量的订单涌入。
这些中小公司和创业团队,已经熬过了最苦的几年,可以坐收这波智能音箱的红利。
结语:家庭入口之争智能音箱火热的背后,是对家庭交互入口的争夺。
众玩家北营公司科学编排新产品研发和生产计划依托自己的优势,纷纷出手,组成不同的“局”。
而其目的各不相同,互联巨头则是为了搭建未来生态,与延续其在内容和服务上的优势地位;运营商则是为了实现由运营流量到运营数据转变;老牌家电企业则欲霸占更多家庭场景;内容运营商则提前布局未来入口,主动掌握流量分发;中小企业暂时无需想太多,苦了两三年了,先拿下这单!
智能音箱的红海时代已经来临,但这个领域,国内市场 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走出!
普通音箱加装蓝牙模块可以吗?问题详情:音箱改装
推荐回答:音箱可分两种: 1.无源音响,就是音箱里只有喇叭,高档点的还会有分频器,没有功放系统。
这种音箱可以说无法加装蓝牙接受模块,因为装的话太不划算了。
2.有源音箱,它比无源音箱多了功放系统。
不管是有源还是无源的,都不能直接装蓝牙模块,因为音箱发声需要的是模拟输入信号,而蓝牙模块接受和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还需要一个解码器,实现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总得来说想要装蓝牙模块的话,无源音箱需加在外置功放机里,并且同时要装解码器。
有源音箱同时装蓝牙模块和解码器就可以了。
有线音响怎么变成蓝牙音箱?问题详情:家里有闲置的音箱,但是有线连接很麻烦,连着音箱播放不方便,听说有线音箱也可以通过蓝牙的方式连接的,具体是怎么做?
推荐回答:谢谢邀请,方法是有的,而且很简单。
小张上班的时候喜欢戴着耳机,一边听歌一边工作,虽然音质很好,但听多了也麻木,毕竟心思不是在专心听歌上,而且戴久了耳朵总会有些不适感。
回到家也喜欢听歌,但更喜欢功放,少点带耳机的束缚感,不过家里的音箱是有线的老式音箱,连接线很麻烦,一个是长度有限,另外是偶尔接偶尔电脑,插拔烦的很,开机插拔还有巨响滋滋声。
于是绿豆向他支招,其实老音箱加装蓝牙设备非常简单,不仅可以使连接变得简单,而且不受空间的拘束。
说起蓝牙接收器大家可能会想到无线键鼠那种小小的,但那种并不适用于音箱,绿联蓝牙适配器内置了保证音质的芯片,内置电池也有供电口,且支持AUX和RCA莲花头输入,可以将电视、、平板等设备与老音箱连接,实现无线音频传输。
产品标配了一根micro usb充电线和 .5mm的对等音频线。
开机关机都是长摁上面银色的按钮, 秒左右,蓝灯闪烁,然后就可以在上找到类似“Ugreen-Bluetooth5”这样的蓝牙信号。
配对毫无难度,也非常迅速,配对成功后音响会有提示语音。
这小玩意是蓝牙4.1,能连接5台设备,两台1个平板,1个电脑,1个其它数码产品,可以自由切换。
连接电视也方便快捷。
这款蓝牙适配器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有内置电池,充满电(2小时)能用7小时,当然也可以一直充着电使用。
另外,这款蓝牙适配器蓝牙范围在10米左右播放流畅无卡顿,超过范围会提示已经断开,土豪别墅就不太适用了。
音质方面,众所周知蓝牙连接肯定没有直插的效果好,不过绿联蓝牙适配器内置保证音质的芯片,所以效果也不会太差,毕竟不是戴着耳机,木耳一般听不出区别,如果你跟小张一样只为摆脱接线的烦恼,那这点也不太重要。
而且蓝牙连接后就无需将绑定在音箱边上,可以在离开音箱稍远的地方玩了。
其他用途:
连接音箱只是其中的一个场景,这个设备还可以用于很多场景:
1、车载蓝牙
一些低配置的车辆,没有车载蓝牙,有了这个适配器除了可以用车载音响听上的音乐,还可以免提接听。
2、广场舞/健身室音乐
现在很多广场舞室/健身播放音乐都采用U盘读取的方法,使用这个适配器,可以随时用找到自己需要的歌曲进行无线播放,方便简单。
、教师的扩音器
现在一个班级的人太多,老师上课很吃力。
学校都配置了电教化的设备,用适配器连接教室的音响,就可以用无线麦克风上课了。
想知道更多数码知识和玩法,欢迎关注绿联号~
2.1的音箱和2.0的音箱差别在哪?问题详情:两种音箱外观上就差一个低音炮~但是哪种比较好呢?求知道的说的实在一点~别一个复制黏贴长篇大论~
推荐回答:2.0与2.1音箱比不是差个低音炮,而是多了个低音单元。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结构上,2.1声道音响是两个独立高音单元+一个低音单元组成。
一般成品为三件;2.0声道音箱实际上就是立体声音箱。
一般是由1个高音1个低音分置两个箱体组成(这里指的是500以下的常规机子,高档机会出现更多的组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搭配呢?以前多数音响都是立体声的,后来有人发现了大多数人耳对低频声音的指向不是非常灵敏。
所以就针对小空间的特点开发了更节约体积的2.1声道方案。
这种方案在小空间内几乎和立体声没什么差别,所以出现在市场后大受追捧。
当然也不排除有商家大肆吹捧的原因,毕竟这个方案比原来2.0的方案节约了不少成本。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你仔细感受低音发出的方向,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毕竟录制声音的时候录制的是两个声道,但播放的却只有一个声道,那么总是有一部分声音总是没有还原出来,整个低音的声场完全变了。
所以有时候听起来声音有点怪怪的。
当然如果是以普通人听普通音乐来说这个完全可以无视。
如果是重度音乐爱好者,这个简直没法接受。
本来要听的是无损的音乐,结果物理单元输出就直接变成了残疾音乐。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音响制作符合正常设计的情况下才成立的,实际很多工厂制作的时候会偷工减料。
比如选择喇叭输出频率没有完全覆盖全部频率,比如喇叭尺寸太小,比如箱体设计不合理,比如选择了小磁铁等等。
总之选择好的音响是个大学问,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如果全部写出来,估计可以出书了。
所以今天就写到这了。
什么牌子的蓝牙音箱好?问题详情:现在蓝牙音箱层出不穷,小米络音箱,酷狗潘多拉音箱……山水蓝牙音箱……淘宝现在评论都是刷出来的,想问一下有用过类似音箱的朋友们推荐一下音质好的蓝牙音箱,家用的所以价格三至五百,不要太贵哦。
推荐回答:第一点看你的定价,这个其实和你的经济能力有关,第二功能性来说,你希望是便携还家用,又或是单单追求音质,可以说现在的品牌蓝牙音箱的效果都还是不错,我说几个,boss sound linkminiⅡ这个音箱说是迷你其实个头还是比较小的,但是重量还是偏重的,JBL的方块,或是chenger等还是比较轻的音质是回有所下降的,你要是家用的话建议你用Bose的一款水晶音箱,大低音单元,八个一寸一分为四组合一套的音箱,个人建议如果是单纯听音乐,不是很爱听摇滚或是dj的就买2.0否则2.1,两者之间2.0的比较难做,虽然是两个,但更体现了厂家对音质的理解2.1不是在2.0上单纯增加一个低音炮要想增加好的低音炮可以购买2.1+1的就是把功放独立出来的那种这中的更好,现在告诉你几个品牌有Bose,JBL,漫步者,惠威,...都是国际比较认可的品牌,漫步者还是国内更为知名些
智能音箱是否值得买?问题详情:如题,现在好多科技公司推出智能音箱,是否值得买呢?
推荐回答:互联的时代,很多愿景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亚马逊的战略是什么,这个虽然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是有很大价值的产品价值链。
类似亚马逊的阅读器,内容与产品的结合。
可能在互联看到的更多是流量,入口,这个可能会是一个误区。
就是很多东西你看到的是独立的,其实背后有很多其他因素,有那样的一个环境存在。
真实的情况是被孕育出来的。
刚好缺某些东西就被补上了。但是当他突破到篮下p>
再说价值这个难以衡量的尺度,不来自单方面,成本是首要考虑的要素,还有一个就是用户使用的价值。
还有一个就是在国内,什么东西一出,就争着去做,最后死了一大片,留来做大的,基本离当初做的完全不同。
不过我会买个来用,应该不会有太多期待,很有可能是一个过度的产品。
爱福窝免责声明:您在爱福窝上所看到的内容均来源于络或用户投稿,不构成广告也未用于商业宣传,福窝仅为广大用户无偿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福窝赞同其观点,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对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扫码收藏
阳江治疗白癜风方法克拉玛依好的白癜风医院
宜春妇科医院
-
-
管理书豪礼貌回应昔状元种族歧视论获美网友点赞
浏览:61 2020-09-18
-
-
中国中国城市房价分化加剧各地政府因城施策
浏览:44 2020-09-13
-
-
2018年什么时候适合去日本赏红叶
浏览:36 2019-07-15
-
-
青海省旅游产业稳步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浏览:17 2019-07-13
-
-
嫌疑人将毒品伪装成荔枝藏于盒内
浏览:89 2019-07-13
-
-
西安丝路旅博会突出品质文旅主题
浏览:14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