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乡八佛山风景区的开发

时间:2020/02/10 12:47:46 编辑:

农业景观化 景观生态化 生态效益化 石棉新村变景区

美罗乡八佛山风景区的开发,带活了当地高山旅游业。

八佛仙茶、美罗老鹰茶、高山猕猴桃、优质晚熟枇杷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美罗乡成为高山上的花果山,农业加旅游,高山上的村落走上了农旅融合致富增收的快车道。

在美罗乡保卫村村委会对面的山丘上有一个观景平台,不少游客从这里开始认识美罗乡,了解保卫村。

“只要是走上了观景平台的人都会发出‘太壮观,太漂亮’之类的感叹。”当地村民朱德林说。4月18日在石棉县美罗乡召开的“世界枇杷之源 寻根阳光石棉”2017年石棉枇杷上市发布会上,参会嘉宾不仅充分肯定了石棉枇杷的品质,更是对石棉县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给予充分肯定与赞扬。

农业景观化 家园变景区

4月12日,石棉县美罗乡保卫村的朱德林正忙着给自家的枇杷地补充枇杷苗。从朱德林所站的地方往四周望去,成片的枇杷从山腰延伸到山顶。“如今,我们乡共有1100亩枇杷。”朱德林说。

2011年,石棉县成功举办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枇杷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中国园艺学会授予石棉县“世界枇杷栽培种子原产地”、“中国优质晚熟枇杷生产基地”,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石棉枇杷“中华名果”称号。也就是在这一年,朱德林率先在自己的农田里种上了枇杷树。几年来,朱德林种的枇杷树长大了,摇身一变成为朱德林的摇钱树。2014年,一株枇杷树所产的枇杷就卖了近600元,这让朱德林高兴坏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种植枇杷的队伍中来,拥有丰富枇杷种植管理经验的朱德林,成为村民心目中的致富带头人。

“去年枇杷受冰冻灾害影响全部减产,严重打击了果农们的积极性,有些果农甚至生出砍了枇杷树的冲动。”朱德林看着成片的枇杷树说。

朱德林一家一家地跑,一户一户地劝,枇杷种植户再次鼓起了信心。嫁接、修枝、套袋、日常管理,其他枇杷种植户按照朱德林的方法,管理着自己的枇杷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3月份,保卫村的枇杷树枝头长出一个个指头大小的青枇杷。枇杷今年肯定要大丰收!“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村民心里高兴了,干劲足了。”朱德林说。

“没种枇杷前,大家担心种枇杷没效益,枇杷丰收后大家又担心卖不出去。现在那么多媒体来,帮大家把石棉枇杷宣传出去,种植户就不用担心枇杷卖不上好价钱了。”朱德林说。

近年来,石棉县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大力促增收,全面建小康”的思路,坚持重建脱贫双攻坚与农业农村发展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壮大农民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农民增收推进路径,拓宽农民增收发展空间,优化农民增收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增收由依靠传统农业向依靠现代农业转变,由依靠农业为主向依靠二、三产业就业创业为主转变,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在朱德林的枇杷地里,枇杷树与枇杷树的间隙上种满了马铃薯,枇杷园里看不到一棵杂草。“游客来了既可以摘枇杷,也可以自己挖马铃薯。”朱德林憧憬着5月中旬保卫村的晚熟枇杷上市,搭乘农旅融合的顺风车,更多人能在世界枇杷原产地吃到最正宗、最美味的枇杷。

生态景观化 再造旅游新支柱

近年来,随着黄果柑生态旅游节、环山鸡节、晒佛节等民俗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石棉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该县“春赏花品果、夏避暑纳凉、秋体验民俗、冬沐浴阳光”的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八字方针,牢牢把握“建、美、富”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针对县内村落“多民族、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坚持规划与管理并重,通盘考虑老工矿区、移民库区、民族地区、中高山区发展实际,将新村整体布局与产业成片推进相结合,与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历史文脉等特色元素相结合,抓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规划的“多规衔接”,做到“产业发展到片、建设规划到村、元素融合到点”。

以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合一”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思路,用景观理念建设农村,把地当锦绣、把树当菜种、把村当家管,建设田园风光秀美、农耕文化浓郁、村落古朴有形的基地景观、锦绣田园、休闲农园。坚持“农旅结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黄果柑、枇杷两个万亩观光园,以及迎政——美罗——宰羊现代农业采摘观光线路。

同时,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要求,该县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将新村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和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旧村改造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安顺彝族乡安顺村、安靖村、坪阳村、挖角村建设2000亩黄果柑采摘体验观光精品果园,修建观光步游道3.6公里,发展采摘体验观光农业,打造七里坝金果人家、海耳滨湖水乡、松林水墨藏寨、蟹螺中国传统村落、安靖生态果园、坪阳花果山等一批特色产业新村。

“地域特色、鸡犬相闻、圈舍分离、前庭后院、栽瓜种菜”的田园化乡村风格是石棉县幸福美丽新村的标尺,在这把标尺上,又根据各村特点进行打造。就好比蟹螺堡子以“木雅”“尔苏”文化为背景,迎政三索窝以百年神树千年神泉为底蕴,安顺新场以红色文化为主旋律,打造出一批大渡河上游的藏族特色、大渡河下游川西民居、南桠河流域彝族特色风貌。一村一品,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石棉43个幸福美丽新村各具特色,每一个新村都是一个景区,几十个景区相辅相成,让“壮大一个支柱,再造一个支柱”变成现实。

雅安/北纬 胡月

拉肚子如何止泻效果好
宁夏牛皮癣医院咋样
厦门癫痫病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