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散公共食堂起到分田到户前的

时间:2021/12/29 21:42:34 编辑:

从解散公共食堂起到分田到户前,他一直担任生产队的队长,前后数十年,名副其实的老队长。

老队长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在我们石板桥一带颇有威信和名望,周围三五十里的人都认识他。队里的大小事情,都要由他最后拍板,具有绝对的权威。

老队长胸前时刻都挂着一只铁壳哨子,社员们出工、收工、集合开会,都得听他的哨声。出工每次吹三下,收工每次吹两下,集合开会则连续不断地吹。那时,哨声就是命令。只要哨声一响,不管你是端着饭碗在吃饭,还是蹲在茅坑上拉屎,都得赶快起身,不然就会迟到,要挨批评、扣工分。

习惯成自然,人们一天不听哨声响,心里就没了主张。

航空公司基地工程174.16亿元。 在哨声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知不觉就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上头下来文件,说是分田到户,承包。田土山水都分到户了,活儿各干各的,再也用不着吹哨子了。

起初,老队长很不习惯,仍然按时吹响了哨子,大家也都像从前一样,赶忙从饭桌边、茅坑上赶来,待聚到了一块,才想起田土都分到户了,于是大家相视一笑,又回到各自的地里去。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老队长心里觉得过意不去,让大家瞎忙乎,于是狠心地把那只铁壳哨子从胸前取下,锁了起来。

从此,石板桥就再也听不到哨声了。

公元一九九八年,石板桥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大雨瓢泼般直往下倒。人们呆在屋里,不知所措。眼看着洪水就要把河堤冲垮了,而河堤下面是百多亩良田,这可是石板桥百多口人的命根子啊。老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那只锁着的哨子。他急忙把它找出来,边吹边往河堤上跑。

听到哨声,不知所措的人们就都知道该怎么办了。很快,河堤上就出现了一堵人墙。

大雨落了三天三夜,大伙就在河堤上守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雨停了,水退了,河堤保住了,可老队长却倒下去了。

人们哭喊着,把那只铁壳哨子,轻轻地挂在他的胸前……

共 7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品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一个典型的农民代表形象,队长是特殊时期的农村基层干部,是社员的当家人,是农民的领头人和榜样。80年代后,队长就无知无权,慢慢消失了。在90年代的一场洪水灾害中,老队长又出现了,带来群众抗洪救灾,英勇献身。作品以道具哨子为代表,颂扬了老队长的赤诚忠心和朴素的感。推荐佳作共赏之。 【微编 王老大】

1楼文友: -20 22:07:46 期盼新作!

肠道不好
肠道不好怎么办
经常闹肚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