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

时间:2020/01/13 08:56:35 编辑:

  北大培文杯一等奖获得者证实抄袭 清华取消其自主招考资格

  央广北京5月14日消息(王楷 刘会民)据中国之声《晚高峰》报道,近几天,“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部分获奖作品被指抄袭的事情引发公众关注。友指出,2015年第二届“北大培文杯”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江苏高三学生王某的决赛现场作品《闪电》,抄袭他人作品《未完成的肖像》,其入围作文《琥珀回家》也与他人已发表作品雷同,并贴出对比图文。当时,王某已经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报名审核,正在上公示。

  5月10号,“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组委会发布公告称,经过专家审核组认定:王某的参赛作品《闪电》并非作者原创,并根据大赛章程规定,最终裁决取消王伊麟同学参赛资格及所获一等奖奖项。目前,清华大学公布的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中,已经没有了王某的名字。被指抄袭的作品为何在评审环节没被发现?作品获奖与自主招生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官方站显示,该比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等机构主办,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作为一项由150多位写作领域专家担任评委的全国性中学生写作大赛,获奖作品中却出现抄袭的情况,这引起不少人的质疑。

  大赛组委会在公告中称,在决赛阶段,晋级选手都是采取闭卷手写的方式进行现场写作。匿名评审过程中,评委会采取三人阅卷打分制,并由专家提供复审意见。王某的决赛作品《闪电》三位阅卷专家分别为资深文学杂志主编、两位著名文学教授,复审专家为著名文学教授。整个决赛现场和匿名阅卷过程严谨、有序、透明。未发现抄袭行为,是因为评委会对“同人文”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及所涉同人作品缺少关注和了解。

  据悉,所谓“同人文”,是一种全新的文体,主要是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等所作的二次创作,目前在青少年中较为火爆。这次《闪电》被指抄袭的《未完成的肖像》就是“同人文”作品。有友认为,作为青少年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评委,理应对青少年文学有足够了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要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应让比赛结果更加公开透明。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之所以被人发现,还是原作者发现两者雷同。如果想阻止这类现象出现,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让结果公开、透明,大家都能看得见。

  同样引起质疑的,是大赛组委会曾宣称的与名牌大学自主招生之间的“朦胧”关系。事件发生前,大赛官方站显示,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将获得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推荐资格。本次被指抄袭的王某,此前也确实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报名审核。

  事件发生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徐宁汉表示,目前王某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已经被取消。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被举报同学的部分申请材料确实存在抄袭行为。根据2016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决定取消该同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5月11号,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声明称

  ,从未将“北大培文杯”获奖与自主招生选拔工作挂钩,也从未收到过“北大培文杯”组委会的推荐。也就是说,王某被取消其考试资格,只是由于她提交的获奖材料“造假”,违背“诚信”原则,和获奖与否无关。目前,“北大培文杯”大赛站上关于奖励的说明中,也已经删除了相关内容。

  储朝晖表示,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组织的先修课程、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不得作为自主招生的前提条件或者与自主招生考核工作挂钩,避免影响考核的公平公正。要把这两个分开,主办竞赛就是竞赛,这个结果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呈现。

南通治疗牛皮癣医院
乳腺增生怎么治最好
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