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消费转型之涨工资无助于消费转型鼓励

时间:2021/03/24 00:12:54 编辑:

光大证券:消费转型之5 涨工资无助于消费转型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中国经济消费转型之5:涨工资无助于消费转型宏观酷图(2012年第32期)凭常识来看,工资上涨似乎能够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消费转型。但这种常识在宏观层面并不成立。

与消费转型更相关的是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这一比重并不会因为工资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工资水平的变化会让就业水平相应变化,二者相互抵消。

实证证据显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工资涨得快的时候,往往是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下降的时候。

寄希望于通过工资的上涨来增加居民总收入,进而推动消费转型是非常不现实的。

谈到消费转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加工资——工资涨了,居民的收入上去了,消费也就增加了。

因此,不少人为近期工资水平的增长,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而欢欣鼓舞,认为这样就能看到消费转型的光明前景。不过,这一看似非常合理的逻辑,放到宏观层面并不成立。

首先需要明确,在讨论消费转型的时候,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工资总额(社会中所有人获得的工资的总量)占GDP的比重,而并非个别人的工资水平。就算社会中平均工资水平很高,但如果就业不多,工资水平乘以就业之后得到的总额也不会有多少,社会中的总消费也就不会多。

从理论上来说,工资水平与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是无关的。这是因为劳动力只是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被资本所替代。所以,如果表征劳动力价格的工资水平太高的话,就会促使逐利的企业主采用相对便宜的资本来替代劳动力,就业总量就会因此下降。在目前通用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下,工资水平上涨和就业下降的影响正好相互抵消。因此,无论工资水平如何变化,工资总额占经济的比重都不会发生变化。

实证证据也支持理论的结论。各个国家的数据都表明,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很稳定的,并不会因为工资水平的持续上升(甚至是扣除价格因素后真实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发生大的变化。而如果看得更仔细一点的话,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工资的真实涨幅与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之间都有着比较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工资涨得快的时候,往往是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下降的时候(图1、图2)。

“国防部”也有相关配套。因此,寄希望于通过工资的上涨来增加居民总收入,进而推动消费转型是非常不现实的。

泸州白癜风医院哪个较好
昆明不孕不育医院治疗方法
唐山治疗白斑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