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定向降准等同于降准吗的

时间:2022/01/26 10:42:21 编辑:

中信建投:定向降准等同于降准吗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9月27日,国务院再次推出定向降准政策。正如我们此前指出,考虑到“降准”的巨斧效应及预期效应,尽管2016年末流动性缺口在持续增加,但央行“降准”非常谨慎。此次“定向降准”目的在于通过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效应,激发小微企业活力。那么,到底何为“定向降准”,其与传统“降准”又有哪些不同?“定向降准”究竟有何目的?“定向降准”是在差别存款准备金基础之上,针对特定领域或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不足而提出的结构性政策。“定向降准”属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目标、传导机制以及影响效应均与传统货币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可以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激发发挥小微企业投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刺激而加剧结构性失衡。

与前两年相比 2013年以来,我国已多次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了定向降准措施,但小微企业活力依然不强,定向降准具有一定的政策背景。一是民营经济活力明显不足,后续随着相关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民营经济活力若不能有所增强,经济有可能会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二是经济去产能和环保限产阶段,小微企业承担了较大的成本上行压力,进一步压制了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三是金融去杠杆阶段,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尚未明显好转,且大中型企业融资回归信贷一定程度上对小微企业造成了挤出。四是传统意义上“降准”的时机并未到来。“降准”更多体现为货币政策的宏观效应,可能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造成一定的扰动,甚至会弱化改革成效。

“定向降准”并不意味着央行政策转向。“定向降准”以后,传统“降准”的希望更加渺茫。下一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大概率会继续向纵深推进,“强监管+中性货币”大概率是我国下一阶段的最重要的政策组合。期间,央行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在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会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这仅仅是政策结构上的变化,不可能改变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以及强监管的政策趋势。

应当看到,总量效应依然是货币政策最核心功能,“结构性”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也相对有限。未来经济增长更多取决于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拉萨宫颈糜烂治疗费用
太原皮肤科去哪治疗
吃完避孕药后几天出血是月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