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胜古迹游之一

时间:2020/01/19 17:26:13 编辑:

  北京名胜古迹游之一,住南锣古巷未名四合院酒店 - 北京游记攻略

  发表于 19:07

  北京天气:晴

  和谁一起:朋友

  住宿:未名四合院酒店

  点评:

  避开大京城的热闹与繁华,住进这胡同深处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曾是清代三品武官的府邸的两进四合院,庭院深深,天蓝、窗明、几净,冬天的太阳透过全玻璃的屋顶打在墙上的影子很美很温暖,院内的小庭院,随手可用的琴、棋、书、画、茶,让大人和孩子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 这里与其说是酒店,还不如说就是一个家。办入住时前台看到我们人多,主动帮我们免费升级房间,小李、小赵、祖阿姨待我们就像家里人一样,主动帮我们提行李、开暖气,张罗入住的一切,非常热情、亲切、周到。不管什么时候,再来北京我们肯定再住这里!

  你会说,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全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是全世界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其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这些只能说明北京在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地位,而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最喜欢“青春”这个词。

  说她青春,是因为生活丰富多彩,老年人也要迎着朝阳跳上一曲;说她青春,是因为发展机会甚多,年轻人为了理想选择来此漂泊;说她青春,是因为作为中国首都,这座城自然成为新事物试验田......

  潘家园旧货市场

  列车下午1:50准时到达,出站后我们在售卡机上直接办理了公交卡,以图接下来几天使用方便。

  随后乘坐地铁到达住地,办理了入住手续,放下行李,简单收拾(对于龙同学可不简单,人家还洗了头),在附近寻了一家肯德基匆匆垫肚后,便换乘公交来到簋街,这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小摊点、特色味的模样,但来都来了,也就溜达了溜达。

  北京夜来的早的让人不适应,我们三个都以为七八点了,看了看表才六点,一股莫名的兴奋劲涌上心头,那就换个地方转转吧。于是,我们再次坐上公交,来到南锣鼓巷和后海酒吧街,感受市井胡同的热闹,聆听醉人的北京一夜。

  后海酒吧街

  之前认为这里一定是喧闹嘈杂的

  ,但真正来到此,除了街上游人的谈笑声和店外小哥的“拉客”声,音乐声并不是很大。透过玻璃窗,里面看的很清楚,站在每家店门口,里面驻唱歌手的声音都听得清晰,客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小资格调。我们也就索性拍拍照,时不时地站在某家店门口听听歌,也算得上体验了北京一夜,“One Night in 北京,我们没敢留下情...One Night in 北京,我们也没喝一滴酒...”

  荷花市场

  “荷花市场”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即便是现在是酒吧街了,名字依然在用,毕竟北京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嘛。

  据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记载:“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间忽设茶棚,添各种玩意。”其所说的“前海之北岸”,还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事,后来由搭茶棚而建饭馆,陆续添建了不少房屋,地点就约在现今银锭桥边烤肉季饭庄一带,而荷花市场则移到前海中间的大堤上了。当时什刹海水面遍植荷花,岸边垂柳依河,景致绝佳,这个市场就以荷花市场为名了。

  新的荷花市场是于2002年新改建的酒吧商业区,是北京现在有名的夜生活的地点之一,也是最好的观赏夜景地之一。附近生活的老北京居民早晨或下午自个儿组织练练琴、拉拉二胡,也有晨起唱唱京剧的,也显得京味十足。

  南锣鼓巷

  这条巷子,有吃有喝有看头、有景有色有美女。这美女何来?只因大名鼎鼎的中戏坐落于此。

  可是,我们来此只占了吃,这又是为何?只因北京夜太黑,龙同学洗头不吹。

  是的,在南锣鼓巷我们仅仅算是打卡。

  走马观花,垫个肚子。

  爆肚,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北京天桥的“爆肚石”,门框胡同的“爆肚杨”、“爆肚冯”和“爆肚满”等最为出名。

  1月14日,北京晴转多云,-5℃~6℃,东北风。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

  从潘家园坐地铁到国贸,原本打算是想着吃点早饭,但出站所见皆是林立的高楼。索性走走,看看电视机里的CCTV,还有未建成的中国尊。之后再次坐上地铁来到王府井寻觅食物。

  王府井步行街

  早饭后,我们三个人沿着东长安街向天安门走去。马路宽敞,地面干净,金色围栏,安检严格。尤其是这安检,这一段路我们一共过了四道检查,前两道是路对面北京市公安局的警察用扫描身份证,后两道是扫描身份证并拍照,随身所带物品连同人过安检。所以叫它“神州第一街”并不为过。

  长安街

  这一段路会过三个地方,路左是北京市公安局,路右有北京饭店和下面的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明清时都是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清代开始被称为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有内务府属库房、衙署。民国初年,南池子大街才与东长安街连通,并开始有普通平民陆续进入这里居住。

  现在,南池子大街东西两侧分布着明朝的东苑、皇史宬、清代的普渡寺等重要历史遗存,还有飞龙桥胡同、缎库胡同、磁器库胡同等大大小小的胡同。昔日,它是皇族禁地。

  南池子大街

  长安街

  天安门广场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说起北京自然的想起这首歌,看到天安门还是哼唱着这首歌。童年记忆的还是很深刻。

  天安门广场

  故宫,是每一个来到北京的人的重头戏。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实行自南向北单向参观,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观众一律从午门进入故宫;神武门(北门)只作为参观出口,观众参观结束后可由神武门或东华门(东门)离开故宫。

  故宫

  故宫

  西安出发之前就预约好了门票,三人同行,任意刷一个人身份证即可进入。

  故宫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在电视连续剧里,我们经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话语,午门成了传言中处决死刑犯的场所。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以讹传讹,斩首从来不在午门举行。

  午门建于明代,由永乐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有“廷杖”在午门处决,但有时也会打死,所以成了杀人的地方;清代,午门只是打仗回来庆祝的地方。

  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

  故宫

  上图一隅在文华殿大门内,下图则是在外。

  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2人分讲“经”、“书”,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阐发讲习“四书五经”的心得,礼毕,赐茶赐座。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文华殿现改为故宫陶瓷馆,展出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历代陶瓷精品。

  遗憾的是我们此行因整修并未进入殿内。

  故宫

  有句开玩笑的话,“太和门外的石狮子‘爱烫发’。”真正的狮子头发都如飘柔般“顺滑”,可做成石狮子咋就烫成了卷发呢?而且还是时尚潮流的“疙瘩烫”。

  据史料记载:石狮子头上这一个个的“疙瘩”是有严格规定的。古代一品官的衙府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疙瘩,叫做十三太保。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疙瘩,五、六品都是九个疙瘩,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石狮子了。那寻常老百姓家自然也不例外,是不准摆石狮子的!

  而皇宫里的石狮子头上的“疙瘩”一般是四十五个。像故宫里有六对狮子帮皇帝家看门,这六对狮子造型各异,穿的“衣服“也不同,有穿”金“的,有穿”铜“的。这太和门前的一对狮子头上的四十五个疙瘩造型最美,烫卷最大。

  为什么是“烫”45个疙瘩卷呢?因为这代表“九五至尊”。

  故宫

  太和殿是我们最常在电视或者照片里见到的。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殿内“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故宫

  故宫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它其实就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

  故宫

  故宫

  站在故宫,远处可以看得北海公园的白塔。其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而此时,一首儿时的歌又萦绕于耳畔,“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故宫

  故宫

  “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它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也是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故宫

  故宫

  故宫

  保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

  故宫

  这大缸是当时故宫里的一种防火设施。

  很早以前,人们就想出了在门前放置大缸以及时救火的办法,只要时常将水注满,发生火情时就可以随时就近取水灭火。当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他们认为,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因此,大缸又被称做“吉祥缸”、“太平缸”。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紫禁城中进行了大肆掠夺。许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铜缸上的鎏金,致使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目前故宫中尚存18口鎏金铜缸,虽说已经遭到了部分的破坏,但仍然金光灿烂。

  故宫

  【云龙石雕】

  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于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原明朝雕刻,清朝乾隆时期又重新雕刻。

  故宫

  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故宫

  故宫

  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

  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颐养天年,于康熙二十二年建造了宁寿宫。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

  故宫

  故宫

  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

  故宫

  钟表馆设在景运门外的奉先殿内。这里需要单独收取10元门票,亦可上与大门票一起预约。

  清乾隆年间,宫廷中已经大量使用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清宫收藏的各式钟表,主要是乾隆和嘉庆年间在广州、苏州和宫内做钟处制造,部分是英、法、瑞士等国出产。中国制造的钟表多以黄金、珠玉、宝石为装饰,造型模拟楼阁、宝塔、花果、盆景等。英、法等国出产的钟表则模拟西洋建筑、车马人物等。这些钟表报时报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自动开门关门,机器人出来敲钟;有的到时琴鼓齐鸣,奏出优美的曲子;有的花开、蝶舞、水注流动、飞鸟啼鸣,都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和吉祥的寓意取悦帝后。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本来计划按照路线图规规矩矩游玩的我们早已开始想走哪就到哪。这不走着走着也饿了。时至中午,也就食在宫里吧!简简单单的一餐就消费了174元。

  宫

  故宫

  相比这饭后参观的珍宝馆,这一顿当然不能算贵。

  故宫

  同样,珍宝馆也需要买10元的门票。

  进去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右手边这大名鼎鼎的九龙壁。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

  故宫

  珍宝馆,分设于皇极殿(第一室),陈列金编钟、碧玉特磬、金印、金册、如意、金发塔、金提炉、金罐、餐具、茶具。乐寿堂(第二室),陈列龙袍、盔甲、凤冠、大金塔、七珍、八宝、朝珠、象牙席、大玉山。颐和轩(第三室),陈列玉石仙台、天球仪等宫室陈设品。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皇极殿,被称作故宫的小紫禁城,慈禧的小故宫。

  原来这里是乾隆皇帝举行“千叟宴”的地方,宴请90岁以上老人,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3千余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九国使臣。

  皇极殿始建于清康熙28年,初名宁寿宫,是康熙皇帝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辞世后,这里作为康熙嫔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嫔妃陆续离世,这里才空闲出来。隔了两年,乾隆皇帝开始筹建自己"退休"后的居所,在宁寿全宫大兴土木,微缩仿照中轴线的模式打造太上皇宫殿。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清宫内最著名的大戏台,主要有两座,即:寿安宫大戏台和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前者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六十大寿庆典而搭建的大戏台;十年后,太后七十大寿,正式建造成三层大戏楼;后者是西太后最爱看戏的大戏台之一,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

  故宫

  阅是楼为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观戏处,厢廊是王公大臣陪观处。现在这里是陈列清宫戏曲相关物品的场所。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属于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约为明代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殿内正上方悬挂“无为”匾,是乾隆六十二年丁巳御笔恭摹他圣祖的御书,而非康熙的真迹。

  故宫

  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是明清十六位皇帝的寝宫,即: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自雍正帝开始移居养心殿。

  故宫

  经隆福门可由西六宫通达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故宫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现在故宫博物院出口。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身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也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

  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五个字,由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

  故宫

  角楼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

  站在此处,可远眺即将于今年建成的528米的北京新地标——中国尊。

  故宫角楼

  故宫

  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建筑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三大殿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

  再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

  故宫的四座角楼,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出神武门,沿右手边一直走约10分钟,路对面有一座格外醒目的红色砖墙建筑。她便是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即:北大红楼。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

  1916年至1952年期间是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至此。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得了厌食症怎么治
孩子营养不良的表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