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柔软
时间:2020/04/19 00:33:24 编辑: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房地产的开发成本长期以来相关各方总是讳莫如深。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想要“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恐怕只是奢望。好在陆续有一些信息进入我们的视角,虽然不敢断定谁的数据最可信,但还是依稀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判断的依据。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费用支出为总成本与总税收之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81个房地产项目的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土地成本+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也就是说,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费用支出中,有接近一半是支付给政府的。从三个一线城市来看,流向政府的份额上海的开发项目最高,为64.50%,其次是北京,为48.28%,最低的广州也达到了46.94%。
——全国工商联在两会上的发言,2009年 月
地价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或者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国土资源部调查了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东部、中部、西部有不同的类型。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中国,地价占房价15% 0%,平均是2 .2%。与国际水平比较,美国是28%,加拿大是24%,英国是25% 8%,韩国是50% 65%,日本是60 75%,新加坡是55% 60%,中国的比例远低于我们的邻居。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2009年6月2 日
2005年我的博士生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和福州做了三个案例研究,结论都差不多,在房价中,房子土地和建筑成本占50%,政府税费占20%,开发商占 0%。这 0%里有一部分,是开发商最不愿意公布的,说白了就是行贿的费用。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2008年12月28日
人们在得知地价上涨时就一定会对房价上涨有预期。高额地价未来加上建安成本以及各种税费,不仅仅使建成后的新房价格会高,还会推高周边二手房的价格。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2009年6月29日
按2008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919元/平方米计算,房价中有2 12.5元/平方米的地价,地价占房价的比例高达59%。可见,房价的高只是地价高的表象,地价高则是房价高的原因。
垄断的土地成本如果不能合理的降低其在房价中的比例,房价是不可能大幅度降低的。而土地供给引发的房价变化,板子似乎并不能打在开发商与投资者的身上,而应打在从土地中获取了巨大收益的供应者的屁股上。
——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2009年4月 0日
广州某开发商透露,如果是在2004年到2005年,土地成本只占房价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15%以下,要是2007年拿地,其成本就会高达40%,有的会达到65%。
——广州日报,2009年6月18日
可以说,房地产成本是“合谋的隐私”。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由地方政府垄断,二级市场开发由房地产开发商垄断,不允许居民自建,两大垄断巨头联手,最大的可能性是协议价格,把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叶檀,2009年6月12日
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几个月的火爆,大家有目共睹。在世界经济饱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大环境下,如此走势自然引起多方争论:此轮房市上涨究竟事出何因?是否有足够“合理”的理由支撑?
全年的信贷计划指标在一季度完成了90%以上,当季从银行信贷转到投资领域的资金大概是2.4万亿,其中,不可否认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所以造成了股市和楼市暂时的回暖。
本轮房价上涨一开始是由刚性需求推动的,但后市发展则与信贷大规模的投放、老百姓当前储蓄率过高,出于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推动了楼市需求,从而导致了房价上涨。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2009年6月28日
房价上涨有几个原因,首先是GDP的上涨,一些人的收入增加比例已经超过了房价的上涨,在收入增加的同时,也预示着收入增加中存在一些不平等的因素。而在投资方面,目前市民没有新增投资的渠道。
现在地产行业的好转只是表面现象,是靠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但并不是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向好阶段,当这个钱花掉之后将依然呈现出老样子。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2009年6月24日
目前楼市的回暖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消费需求从刚性需求的释放向投资需求扩散,这表现为二手房交易有所降温的同时新房和别墅交易升温;二是开发供应的去存货化速度快于预期。因此楼市的回暖的确不是虚假的小阳春,而是新一轮盛夏的前兆。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2009年7月14日
目前中国房价还在上涨,跟信贷政策有关,目前的需求,更多是一些公司和投资者担心通货膨胀而进入房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2009年7月14日
数字虽然体现出了市场近期的暖意,但从整体市场形势来看,仍是基于去年市场整体销售过低之上的销售反弹,是部分刚性需求的释放,属于正常的市场自我调节,不能看作市场就此回暖的信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2009年7月14日
房地产回暖并不是看豪宅卖了多少,而是要看以下三个重要指标:一是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持续上升;二是土地交易量持续上升,存量面积减少;三是房产成交量与交易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
房产是弹性价格较大的一种商品,除了有周期性以外还有季节性因素,我们不能把销售旺季的指标作为未来预测的数据,这是荒唐的。
——上海盛基集团公司副总裁朱咏敏,2009年7月14日
快速上涨的房价令尚未置业的群体对未来房价走势极为关心:这样的上涨还要持续多久?未来是否还会有调整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价格?
当前这个房价是维持不住的。特别是看了东南亚金融风波后的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泡沫破灭后连续10年的房地产惨况后得出结论,房价连续上涨是不可能的。
——万科董事长王石,2009年5月22日
楼市的底部不会一次触底就能够完成,应该需要几次这样的过程。但由于有效需求是呈金字塔形的,越往下数量越大,所以每一轮降价幅度只会越来越小,间隔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结合这两年开发商紧急刹车的拿地速度,供应和需求会逐步趋于平衡,楼市的底部便有望形成。比较乐观的预期,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
——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兼首席专业合伙人李国平,2009年5月25日
房地产在根本就没有调整到位的情况下出现价量齐升。成交量大有很多理由,总体来说是政策效益,但是价格不断反弹,这已经不是政策的鼓励了,显然没有看到任何政策鼓励价格反弹。
无论是学者、还是中央领导,都认为现在的房价依然偏高,这毫无疑问。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2009年6月27日
本来(房市)应该是持续很深的调整,因为我们的泡沫比美国大,比欧洲大,但是调整了没有?有,调了几个月,政府又出手了。中国房地产特点是投资性需求比较大,不是自住性消费,这个特征使得行业大幅上涨或者大幅下跌。中国经济未来的复苏,要看最终房地产能不能真正走向一个稳定的,而不是大起大落的状态。
房地产的调整今年不会结束、要看明年甚至到后年,估计可能会有三、五年的调整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2009年6月28日
我担心这一次房地产的泡沫可能比2007年还要大,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地的收入,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2009年7月12日
从金融规律而言,中国楼市前4个月的反弹,除了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价格回落之外,主要靠信贷推动,部分资金进入楼市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天量的信贷很显然没有持续性,在信贷下降的情况下,房价下跌也是在所难免。特别是银监会最近表示要适当隔离楼市的风险,很可能抽掉支撑房地产反常走强的最后一根“假肢”。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系经济学博士、资深律师,2009年5月21日
每平方米的房价相当于居民1到1个半月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普遍的情况是,每平方米的房价相当于居民三四个月的工资水平,房价太高。每年1000万对新人,1000万套婚房需求,但80%的人靠自己是买不起房子的,制约了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的改善。只有居民收入增加,房价下调,楼市相对价格下行,才足以保证市场销售增长。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2009年5月21日
房地产市场出现小幅度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出现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成交量在现有基础上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由于房地产市场关系到很多上下游的行业,如钢铁、建材等工业行业和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等消费品行业。因此房地产市场积极稳定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各经济管理部门所乐意见到的。
——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周春生,2009年5月18日
上海中大医院朱大明
防城港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藤黄健骨丸治疗骨质增生吗
缺血性脑血管怎么回事
珠海癫痫病是怎么来的
小儿感冒咳嗽化痰药
宝宝腹胀的症状五个月宝宝咳嗽
化淤血消肿止痛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