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
时间:2020/05/20 19:18:13 编辑:
那天,有朋友说:在汉语言的历代文学中,要数唐诗最出类拔萃了。我稍有迟疑,可泛泛地想一下那些沉积在历史海洋中的文学,还真是唐诗活跃在浪尖上。我就应了一句:当然,不就是因为唐朝有个李白嘛!
这话是没加思索说的,没有任何的考证。可后来想一想,还真是切中了“要害”,如果没有李白,也许唐诗在文学史上也只是平淡无奇。特别是在后来的宋词元曲面前,又面对着那么多的天才大家之作,怕真的是难以坐在一起“青梅煮酒”了。
朋友们说:可以举例说明吗?我亦迟疑了一下,然后说:《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这样说完后我自觉得奇怪,信口就来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行路难》我却不说,不可讳言的是,我在向朋友表明我知道的还是有一点儿的。好在我没说出《白头吟》和《金陵酒肆留别》来,要不就有点卖弄学究的嫌疑了。何况我知的本来真也不多,何必弄出一个僻文来装风雅呢!
在李白的众多诗篇中,能让人百读不厌的非常之多,只是个人有个人的喜欢,我就特别喜欢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说到唐诗,可能有人就会想到七言、想到绝句,想到那些严谨的格律诗,其实不然, 我们读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格律诗,这也许是我喜欢《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原因之一罢!在我看来,七言句是汉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有着适中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并不是一说出七个字的句子就和七言联系到一起。另一方面,在李白的诗中,他也多次的换韵,而通篇读起来并不挠口,反而觉得更有节奏感,更丰富多彩。由这些看来,我觉得这一篇更有自由诗的味道,所以我喜欢。
而让我最喜欢的是李白在诗中的意境以及他对文字运用的放松。我们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我觉得这更象是随着意识而来的神来之笔。站在天姥山上,看着西北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要对着这边作“倾倒”状。而“对此欲倒东南倾”,看似信口拈来,细品则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表达得诗意盎然。在李白的诗中,通篇下来几乎都是这样的句子。我们写诗,有时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绞尽脑汁凑来的句子锛痕斧迹不说,也断不会有自然顺畅的情感流露。
我们再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要说作者,我们读来的人都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了,我愿意相信这是一气呵成的句子,从一出稿就没做过修改。
然而,当我读到“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时,我不觉悲从中来。我们知道,虽然李白高贵得有时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可是他终是属于弄臣,远不是他想要的政治抱负,后来更是被“赐金赏还”。他在《将进酒》中写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失意。有的书在解释中把这句看成是李白向主人要求的,我不认同,我觉得这恰是他对“赐金赏还”的反应,那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说明了他想回到政治中心的愿望。
然而,现实终是现实,所以当我读着他“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句子时会有悲伤,这分明是他对后来的失望和对人生失意无奈的强烈反应,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一句之后加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高度就是唐诗的高度,“诗仙”的称谓亦可以横贯古今。
共 175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李白的诗正如李白的人,率性而作,不拘于形。显然作者是懂李白的,全文对李白的诗信手拈来,全文明白晓畅,简练生动。斗转间,我们从李白的一诗跳向另一诗,就在这般随意的赏析之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率真而豪放的李白,听到了那自在天然般的绝唱!欣赏阅读,问候作者!【:周泊行】
1楼文友: 00:45:0 不大懂诗歌,也不爱读诗。学生时代课本上,偏对李白的诗印象最深,特别是一首 将进酒 ,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里
2楼文友: 15:00:55 一篇理解很深刻的文章了,符合作者的内心,也符合读者的内心.
心跳快心痛什么原因藤黄健骨丸怎么样
汕头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