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活性炭企业缘何风光不再化工机械网

时间:2020/06/24 17:23:07 编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大同活性炭企业缘何风光不再

提起活性炭,业界人士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同活性炭。大同不仅是著名的煤都欧洲各国保持高度警戒,也是世界闻名的活性炭制造基地,目前煤质活性炭年产能已达到20万吨,产量和销量均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15%。

然而,今年以来大同多家活性炭企业的生存境况却出现了危机。“以前400多元(吨价,下F同)的煤炭,现在涨到了900元,再加上资源费、煤检费、人工费的上涨,综合算来,每吨活性炭的成本高达元于是开始组成一只勇者探险队前往魔界之门探寻魔族的动态,上涨2500元左右,而市场售价只有元,卖一吨就得赔上元,企业根本不能销售了。”大同丰华活性炭有限公司的刘先生说起煤价就一肚子牢骚。

报怨的远不止这一家活性炭企业。

大同轩洋活性炭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6000余吨活性炭的企业。公司负责人告诉:“今年的煤价天天涨,企业根本受不了,别说赚了,能少赔一些就不错了。”在大同华鑫活性炭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说,今年活性炭原料煤的涨幅超过以往任何一年,过去按季节涨价,涨价幅度在元,现在涨价幅度*低在100元。

还有的企业老总谈到,目前活性炭生产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煤价太高,企业想涨价用户又不接受,只能是收缩战线,以销定产,导致库存直线上升,企业只能艰难维持。据了解,大同市规模不等的50多家活性炭企业,由于煤价大涨,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又竞相削价,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保本或微利状态,少数企业生产经营已难以为继。

那么,为什么这些活性炭企业目前的生存如此之艰难呢?在采访中发现,在曾经的一派红火背后,由于企业遍地开花,内耗大、规模小、特色少等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死结之一。由于利益驱动,加之行业准入门槛过低,许多投资者的眼球都盯在了活性炭企业的建设上。据不完全统计,大同市规模不等的50多家活性炭企业中大多数都是近几年新建的,但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却没有几家,规模大多为年产0.5万吨以下,基本都是投资不到千万元的小厂。只要有钱可赚就卖,企业间相互压价严重,全市活性炭企业每年因此损失近亿元,也造成了国内活性炭市场的混乱。内耗使当地企业成本大为上升,一些优势与之相抵所剩无几。而且,在大同市的活性炭企业中,走进任何一家,产品大多雷同,所谓“你有我有全都有”。一旦有客商谁都想争夺订单,导致产品价格在恶性竞争中一跌再跌,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中真正拥有特色、高档产品的仅占厂家总数的1/ 。且企业出口以中、低档品种为主,有些因采取竞销策略,还引发了国外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

此外,大同煤炭资源优势减弱,煤价高企,也导致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本来,大同市特有的优质侏罗纪弱黏结煤非常适合加工优质活性炭,但经过多年开采,优质煤源目前仅剩 亿吨储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活性炭生产需要。再加上内蒙古、新疆等地新煤田开发,大同煤质活性炭资源优势地位受到冲击。更令人揪心的是,当地私采滥挖活性炭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留下了诸多隐患。而且现在大同生产煤质活性炭的小企业广泛采用破碎炭工艺,因其炭化工艺几乎不需任何设备投资,但适合破碎炭工艺的原煤仅在侏罗纪8号层及少数11号层存在,全市仅有杨树湾等4个小窑所出的煤才符合工艺需要,可采储量已经不多,也导致了企业的原料供应不足。

煤炭涨价对煤质活性炭企业形成了重创,直接关系到该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为此,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千预活性炭原料煤的价格;同时,应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金融业对活性炭行业的支持,.推动活性炭生产向高新技术层面转变。企业更要摒弃短视行为,在技术创新、外贸销售等方面加大投入,开发特色产品,结成内外有别的价格联盟,避免内耗。

幼儿厌食症的原因
沧州治疗白癫风医院
宝宝脾胃吸收不好什么症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