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上市十年呈现三大亮点

时间:2022/01/24 06:19:09 编辑:

玉米期货上市十年呈现三大亮点

金投期货9月23日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建立期货市场以来,玉米期货先后在国内多家交易所上市交易,由于在通胀背景下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各方一度出现盲目无序发展的局面,且长春联交所出现违规交易事件。

在1998年第二轮治理整顿中,玉米期货被停止交易,直至2004年9月22日又在大商所恢复玉米期货交易。总体看来,玉米期货运行十年来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我们把他请过来 一、玉米期货交易运行稳健,反映并强化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自上市以来,玉米期货经过大约一年的培育期,市场成交持仓进入了三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其中,2006年玉米期货成交量6765万手、成交金额1.02万亿元,高出CBOT玉米成交量43%,市场规模达到历史顶峰。随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玉米成交持仓陷入低谷,目前仍处恢复增长阶段。自2010年始持仓量回升后一直处于相对平稳水平,2013年年底玉米持仓23.9万手,同比增8%。玉米期货上市以来,经历了五次大的波段行情,其中最高价格为2014年的2489元/吨,最低价格为2004年的1118元/吨。截至2014年9月19日收盘,玉米期价指数终盘报收于2372元/吨,较十年前上市首日收盘价格1197元/吨上涨1175元/吨,涨幅近100%。

期现结合紧密,市场功能发挥较好。通过对历史玉米期现货价格的跟踪研究表明,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相关度系数达到95

.79%,这表明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相互影响,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体现。在国家临储政策执行中,玉米期货发挥了作用,一方面反映了政策信息,另一方面又通过价格信号传导强化了政策效果。

二、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玉米期货行情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2008年以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与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较前些年下降明显,内外盘价格相关系数从2006年的0.91下降到2011年的0.12,外盘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影响逐步减小,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主要反映了国内市场的变化。CBOT玉米价格走势对大商所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引导性,但引导性不强,两个市场走势相关性较弱,也体现出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相对独立的特点,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指示器。

三、相关企业对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保持较高参与度。众多玉米生产、贸易、加工企业以及中下游的饲料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均以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为重要参考,或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避险,在数个国家执行临储政策品种中,玉米成为市场规模和功能作用发挥最好、与产业联系最紧密的品种。数据显示,去年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的客户数达20多万个,其中法人客户数两千余个。

目前,玉米期货已成为产业企业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据不完全统计,具有一定规模的现货企业中,90%的贸易商、50%的饲料企业及一些深加工企业参与了期货市场,特别是开展东北玉米南运业务的主要贸易商绝大多数参与了玉米期货交易,许多玉米贸易和饲料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提高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武汉看白癜风的医院
新标木门怎么样
天津白癜风医院地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