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担忧规模扩张的信托产品加重地方政府债吧
时间:2022/01/28 09:35:08 编辑:
【财经(,)专稿】 闫蓓
12月17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中国地方政府近期越来越多地利用政府合作产品(下称“政信产品”)为资本项目融资,使得政信产品规模迅速攀升。穆迪发出警示,此类产品若继续增长,则会对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穆迪在题为《中国地方政府:增加使用政府信托合作产品可能会影响信用质量》(Chinese Regional & Local Governments: Growing Use of Trust Products Could Challenge Credit Quality)的新报告中提出上述观点。该报告作者穆迪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部高级信用评级主任Debra A Roane认为,针对近半年发行规模扩大的政信产品的趋势预计,政信产品是偿还或支付“项目回报”的合约,所以最终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在这个层面上,此类产品与债务相似。政信产品的期限较短,而利率较高,因此提高了政府的融资成本,可能会对地方政府预算产生额外压力。 此外,政信产品并未计入债务,所以提高了确定地方政府负债水平的复杂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财政透明度。
黄渊普认为 她分析政信产品与银行贷款和债券不同点在于:银行贷款会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债券发行会向(,)间市场监管机构及中央结算公司下属中国债券信息登记备案,或计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负债表。但与此不同的是,政信产品并未被要求作为债务予以报告。
由于地方政府对基建投资仍有需求,但却缺乏其他融资管道,因此2012年地方政府对政信产品的使用出现了规模反弹。根据穆迪统计,政信产品余额在2012年3月底之前的24个月本已处于下降趋势,但月和月却分别增长了近30%和19.9%。 同时,政信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收益率高,达到9%-14%,显著高于银行贷款和债券,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富有的个人投资者。 但高收益也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负担。 此外,政信产品的期限较短,通常只有年,故而加剧了再融资风险,并会造成现金错配的现象,出现政信产品在其支持的基建项目产生收入之前到期的情况。
该报告发出警示,政信产品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执行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其他政府相关机构承担,最终有可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鄂尔多斯白癜风重点医院银川医院哪家治疗妇科好
西安有没有妇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