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教授郭强艺术设计引导产品创新资源

时间:2020/11/15 14:39:54 编辑:

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 郭强

产品创新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艺术设计的引导。特别是在 质同化 的今天,技术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重点。如今消费者更多的是在产品的外观造型、肌理花色等具有设计美感的方面选择产品。

在外国工业设计明显领先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前提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教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材料用品委员会首席顾问郭强深刻分析了中国陶瓷企业设计的瓶颈、我国设计教育的弊端,以及中外设计的差距等。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发展设计的契机、信心与途径。且听郭博士的看法。

郭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材料用品委员会首席顾问、研发总监;中国室内与装饰协会设计师资格评审委员;多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奖评审委员;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形象景观设计师和景观经理,被北京市授予先进个人称号;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教学与科研二十余年;参加陶瓷行业学术活动并演讲、讲座四十余次,发表学术论文与设计评论文章一百余篇,发表设计作品一百六十余幅。

黑白配永远不会过时,金、银两色勾勒出的天文图案,为居室打造了一个美丽的 星月神话 (资料图片)

设计成本

陶城报:郭老师,很荣幸能够采访您!我很想知道为何国外发达陶瓷制造大国在设计方面一直处于引领的地位,跟历史、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郭强:首先我们说的设计主要是指近代工业革命所出现的工业设计,而不是泛指的设计。由于近代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也就是说自有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工业设计才随之被重视起来。

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生产,促使工业设计为生产产品服务。工业化生产最大的特征就是机械化、批量化生产,而这些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产品是整齐划一的,是需要统一的原料、统一的模具和统一的工艺生产出来的。这需要统一的标准,而制订这个统一标准的一系列活动(制造样品、开发模具、制定生产工艺、采用何种包装等)都需要设计,这也就是所说的工业设计。这些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之所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和他们久远的工业革命的历史有关,他们工业设计的历史也远远超过我们。

此外,与这些国家重视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句至理名言: 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 。从这句话就可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对设计的重视程度。她还说: 忘记设计的重要,英国工业永不具备竞争力 。正是在政府的直接扶持下,英国工业设计产业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英国这个岛国在没有消耗原有资源的同时,在用设计创造着财富,同时还在出口着他们的设计。

田园风格的瓷砖 上衣 与梦幻飘逸的蕾丝下摆搭配得天衣无缝,不得不惊叹设计师在传统与时尚之间迸发的无限创意 (资料图片)

#p#副标题#e#

陶城报:我们一直在谈设计之于企业、产业的重要意义,但是很少有人深层次总结制约中国陶瓷企业和产业设计的瓶颈是什么,想听一下郭老师您的高见?

郭强: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设计对于企业、产业的重要意义,但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对于设计重要意义的认识上。据我与企业的接触和感受来看,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还是没有把设计的重要性列为议事日程上来。总觉得设计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能马上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吗?我们没有原创的设计,抄袭他人的设计不是也照旧一样赚钱么!没有把设计作为一种成本、作为一份应该的投入对待。只看到一些显而易见的、触得着看得见的成本。因此企业多在原材料、燃料、运输费用等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本上舍得投入,而在设计上却不舍得投入,我认为这是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之一。

撒切尔夫人对工业设计曾说过: 对于工业设计一分的投入,可以产生一千分的回报 。另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美国企业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其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统计数字表明,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工业设计的作用占51%,而技术改造的作用仅占12%。以上这些数据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对设计一分的投入会换回百分千分的回报。我们的很多企业至今没有 设计是成本 的概念,对设计的投入少之又少。在吃饭娱乐等接待上花多少钱也不含糊,唯独不会或不轻易为设计买单。

设计教育

陶城报:中国的设计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郭老师可否简单概括一下?

郭强:中国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而展开的。而中国现代设计(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和恢复高考制度才开始的,准确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在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现代设计教育课程。而这些现代设计课程主要以德国的包豪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及内容。

虽然现代设计教育以及现代设计理念已经在学校开始并形成,但是当时国内正处在现代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体制转型和技术引进,以及与外资合资合作或代工阶段,生产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还不具备自主设计创新的能力,产品生产处在一个来样加工和购买模具、购买设计的阶段。即使从学校毕业的设计人才,到了企业也无平台可施展与发挥。

虽然现代设计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但真正在我国现代工业生产中启用原创设计,也不过二十来年时间。而且主要在近十来年时间内,现代设计的作用才凸显出来(其实目前仍有很多行业和企业还依然没有设计可言)。

陶城报:既然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那么设计教育所提供的人才是否切合我们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口味,我们的设计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和弊端?

郭强: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尖锐,但问题要从两方面分析与看待。一是企业对设计人才是否视为宝贵资源;二是我们现代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是否与企业发展和需求相吻合。

就拿我们陶瓷企业来说,对设计人才特别是艺术设计人才还没有很好的重视。很多企业都有研发中心负责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但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人员方面,而真正科班出身的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少之又少。即使有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也主要是做产品(瓷砖)在空间应用设计,即所谓的样板间内产品的搭配设计。

对于企业产品生产来讲,离不开设备、生产材料及生产技术等生产力的组成因素。产品创新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艺术设计的引导。特别是在 质同化 的今天,技术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重点。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功能的基本条件。如今消费者更多的是在产品的外观造型、肌理花色等具有设计美感的方面选择产品。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总监安妮.阿森尼奥说: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市场总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汽车的科技含量上,忙着收集、计算、分析各种数据,而忽略了另一半大脑 右脑的重要性。 他又说: 你的车必须与众不同,否则就没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我觉得比起其他职业者,设计师们有第六感,有触角一般的敏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宝马首席设计师克里斯.班格尔也说: 我们不是在制造汽车,我们制造的是一件能够表达驾驶者品位的流动的艺术品 。如果我们也有: 我们不是在制造瓷砖,我们制造的是一件能够表达使用者品位的凝固的艺术品 这样的肺腑之言就好了。

另一方面,我们的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与目前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也的确存在着差距。就拿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这个行业来说,他们的实力与规模已经居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之上,而且正处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阶段。这个行业对艺术设计人才应该是大量需求的。可我们目前的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学校内的艺术院系,很少有开设瓷砖、洁具专业方向与课程。两个最老牌也最专业的陶瓷院校:清华美院陶瓷系和景德镇陶瓷学院,都没有相应的专业方向与专业课程。其它院校也鲜见有这样的专业方向与课程的开设。多是进行陶艺创作和少量的日用瓷设计方向与课程的开设。

瓷砖、洁具等陶瓷产品专业性较强,既有艺术设计内容,同时也有生产技术工艺的内容,做到跨界设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目前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行业已经很大,企业很多,市场前景也很好,而我们的陶瓷设计教育却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确实感到遗憾。#p#副标题#e#

设计机遇

陶城报:目前的世界形势有哪些是我国或者我们陶瓷行业设计发展的有力促进因素,我们又有哪些亟待加强和改善?

郭强:进入21世纪,创意设计产业越来越被各国政府与企业重视,设计已经成为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一事实,已经被全球各大企业所认同。美国管理大师汤姆 彼得斯说: 设计,是新企业的灵魂。 这种观点目前在西方十分流行。纽约市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保罗 汤普森说: 制造商们认识到无法和远东的低物价水平和廉价劳动力竞争,那么我们还能竞争什么呢?只有靠设计了。 前索尼董事长兼总经理大贺典雄说过: 在索尼公司,我们假设竞争对手的产品,在技术、价格、性能、特征上和我们的基本相同。设计是唯一使我们区别于对手,并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办法 。我国政府也提出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创意产业,并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北京科委与意大利创新署在设计创新和技术转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今年5月北京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络 设计之都 的称号。这些均为我国的创新设计领域与国际先进理念的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我国陶瓷行业发展迅猛,又一次成为陶瓷生产大国。特别是瓷砖产品,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陶瓷产品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由于资源的匮乏和劳动力成本加大以及产业战略转移等因素,西方陶瓷强国也逐步把陶瓷生产加工转移到东方国家和地区。这是我国陶瓷行业再次振兴的机遇。我们作为生产方可以把握产品设计的主动权,这为我们陶瓷行业自主创新、设计创新提供了实战和发挥的机会与空间。这是绝好的机遇,我们可以乘此机会掌握产品设计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西方那些陶瓷强国的陶瓷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各种生产资料等,随着出口贸易的进行大量涌入中国陶瓷市场和生产企业之中,使我们在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和工艺方面与西方国家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甚至追平。这也为我们的产品设计创新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艺的支持。可以说,不管从国际大环境还是国内小环境来看,我们的陶瓷行业正处于一个质的飞跃阶段。而实现这个质的飞跃,其实就在于设计创新的突破。

设计自觉

陶城报:您刚看了在北京举办的 新意大利设计2.0 展览,能否就此从设计的角度谈一下此次观展的感受,特别是中意或者中外之间关于设计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另外,您心目中的设计是如何定义的?

郭强:在北京举办的 新意大利设计2.0 展,是北京科委与意大利创新署合作项目之一。此次展览汇集了100位意大利设计师的 00件作品,展品包括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设计研究、美食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当代设计的各个门类。展览展出的每一件展品均来自意大利当代最杰出的设计师,展品是有代表性的。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了解体会意大利当代设计面貌。

此次展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大利人关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生活中每一个生活用品、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以进行设计也都值得去设计。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使我们体会到 设计就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 这一宗旨和目的。只要与人生活工作有关联的一切物品都可以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设计无处不在。小到一个图钉但他也说这些孩子、一个阅读器、一个酒瓶开启器、一个勺子、一双筷子等等,都纳入设计的范畴。而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设计的起因或者说动机,都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毫不牵强。没有感到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做作,似乎感觉不到 设计 ,好像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应该这样的)。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绘图板上用的图钉。我们见过一个圆形带根钉针造型,也看见圆形带三个钉点造型,可没有想过可以设计成一个苍蝇造型下面有四个爪(钉针)造型的图钉吧?生活中苍蝇处处可见,也处处可落。落在桌面、图板、书本上是常见的事情,可我们就 视而不见 ,意大利设计师把平时的观察 熟记于心 并把它作为设计的素材,设计出一个人人见了都会会心一笑的产品。展品中还有一个戒指设计,是把牙刷毛作戒面,既可作戒指装饰,也可用于刷牙,作品虽有些诙谐但也是个出差旅行备用的产品。还有一个把铁锨设计成置物架的例子。铁锨不用时一般倒置靠在墙面上,这个设计把铁锨木柄一端安置一个小吸盘可以吸在地面上,木柄上安装了几个对称的挂钩和挂架。当铁锨不用时可以在上面挂水桶、挂花盆、放置啤酒瓶等。设计师观察到铁锨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长这一点,发挥铁锨闲置时间的作用。

从意大利设计展,我们可以看出意大利把设计当成了一种 自觉 ,自觉地设计生活中每一件物品。相比之下,我们缺少这种 自觉 。我们一边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对一切新生事物产生着渴望;一边却又对我们周边使用的物品所存在的问题 视而不见 ,没有去改变它去设计它的意识。其实,设计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这一个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师给予了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结果。这个方案和结果就是一个新设计的诞生。而这个新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以前从没有过的形态和面貌。即使同样成为该校独特的常规动作。一件物品的设计,由于设计师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着眼点不同,设计师个性气质与修养不同,以及设计师设计风格、表现语言不同等等,设计的作品也就面貌各异、风格各异。#p#副标题#e#

陶城报:有一段时间没有在佛山见到您了,能谈谈您近来的设计研究方向和作品创作吗?

郭强:去年学院进行了专业整合与调整,让我担任产品设计系主任。系里专业方向较多,有珠宝首饰设计、鞋品与箱包设计、家居产品设计、礼品设计、户外与运动用品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不过我自己一直从事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创作。前段时间我在珠宝首饰设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进行了多款概念首饰设计作品的创作。这是我第一次从事珠宝首饰设计。

我认为设计都是相通的,刚才介绍的意大利设计师们也都是多领域、多视角开展设计研究和设计创作。作品属性不同,载体(材料与工艺技术)不同,设计语言与形态也就不同。但设计所需要的艺术休养和对生活的观察,对创意的敏锐以及设计的冲动与欲望等都是一样的。我在的首饰创作中,把金属(金银)属性、造型特点、工艺特点等作为设计的物质基础看待,而把设计创意作为重点。力求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首饰创意和表现形式。

作品《Listen my heart》的构思就是采用大夫常使用的听诊器作为设计的原型。听诊器本身就是颈部的装饰形态,难道不可以作颈圈设计么?!同时把听诊器的 听 和心脏跳动的 动 两个关键字抓住,用听诊器的大部分元素,加上心电图元素,采用925银、弹簧钢片、PVC、心电图纸、锆石等材料制作了这件作品。我想作品的寓意不言自明吧。

另一系列作品《适》的创意来自对首饰戒指圈号的反思。我们一般购买首饰或定制首饰,都要用手亲自试试戒指的大小或告知戒指圈号,否则佩戴不合适。我从汽车上的电瓶卡子、自行车上的卡子和水管上用的卡子等 找到 可调节的原理,于是设计了一系列《适》主题的戒指作品。不管你的手指粗与细或胖了瘦了,都能佩戴着这个戒指。

郭强作品 作品《择》系列中,我用吊杆螺丝螺母作素材,突出翻砂铸造工艺特征,选择天然的蓝宝石、水晶、玛瑙等材质作戒面,用螺丝的连接可以自由选择和更换戒面。天然的宝石、水晶等材质与粗狂的翻砂铸造金属(银)浑然一体。我的这些首饰设计灵感来源或说创意点,都是来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甚至大部分的设计形态都取自这些原形(利用异质同构设计手法),只不过作用不同,意义不同了。#p#副标题#e#

设计竞争

陶城报:那您对我们陶瓷行业如何提升设计水平,加快设计发展的步伐,是否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呢?

郭强:我在陶瓷行业诸多的论坛活动和演讲中,都在不断地提出设计的重要性。也在佛山多家陶瓷企业举办过产品设计讲座,也在陶城报上发表过多篇有关设计和设计方法的文章。在此也就简单扼要的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在观念上要有设计已经或将要成为企业市场核心的竞争力的意识。要把设计当成一种成本、一份应有的投入对待。只有加大设计投入的成本,才能相对减少其它成本的增加。设计不仅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武器,也是企业创造附加值中最可挖潜的因素。企业重视技术没有错,但同时要重视艺术设计,并把技术应用和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用艺术设计引领企业的产品研发。

第二,加强企业的设计队伍建设,包括与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据我所知,佛山陶瓷行业中拥有从事产品专业设计人员的企业很少。研发产品多是技术工程人员承担,没有一定比例的艺术设计人员的参与。目前国际大公司对拥有MFA(艺术硕士)学位人才看好并吸纳到企业。就连从事金融地产和企业管理行业中也聘用艺术硕士人才参与管理,发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建议。

第三,把设计作为一种自觉,经常而持续的设计研发产品。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工作要贯穿企业产品生产的始终。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储备新产品。要依靠设计保持企业的长盛不衰,要依靠设计为企业增加更多的附加值。抄袭模仿只能吃别人的剩汤剩饭,企业永远做不大,更做不强,同时还有吃官司的危险。

第四,目前陶瓷企业的生产条件不比国外企业差,国外企业所拥有的设备与生产技术和工艺原材料等,在我们的企业中也完全具备。这些硬件条件我们与国外企业没有多少的差距。差就差在设计上和品牌影响力上。而打造品牌不仅依靠广告这个外力,更要依靠设计这个内功。只有用创新设计才能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物价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今日,设计成为惟一可以挖掘和使用的资源。尤其在 质同化 现象出现的今日,市场的竞争也就变成设计的竞争,用设计进行突破也成为企业惟一的出路。

石嘴山白癜风专科
益阳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张家界最好的牛皮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