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重视智慧养老生存

时间:2020/05/05 20:54:47 编辑:

众所周知,目前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 %,并且预计2020年将接近17%,达到2.4亿,未来10年独居老人数量也将呈爆发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服务需求逐渐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等方面,高质量的护理保健成为发展趋势, 智慧养老 的概念随之出现。

一般而言,智慧养老就是利用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和健康。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比如传感器、移动通讯、云计算、WEB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IT手段,从而将老年人、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甚至政府相关机构等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一个不再被忽略的市场,里面孕育着诸多商机,同时,这更是关乎民生的话题,有诸多建设的示范意义。

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养老呈 907 模式,即居家养老人数占90%、社区养老人数占7%、机构养老人数占 %,世界各国(也包括我国)的老人住在养老院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重,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主要方式。因此,安排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社会服务,是政府解决好养老问题的关键。据研究机构预测, 十二五 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打造,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随着未来的三到五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不断深入。

智慧养老 将会从概念到真正落地,以智慧服务民生,最终实现智慧中国的大目标。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船,已经扬帆起航。

1、智慧养老平台介绍

智慧养老平台具体而言是有效整合通讯、生命体征监测等相关技术,根据居家养老个性化及共性化需求,利用远程传感设备来采集人体重要生理数据,通过无线射频等技术传输到远程健康服务中心,而后,由医疗保健团队对这些数据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分析,形成个人健康数据档案和分析报告,提供专业的保健养生、医疗咨询与建议,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同时协同各个部门,整合社会服务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推动专业化的老年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心理慰籍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完整的、现代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体系。

2、我国智慧养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智慧养老尚属一个新兴产业,需要走一段比较长的不断探索的路程,结合我国养老的实际情况,智慧养老在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瓶颈,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体制改革滞后,产业事业边界不清。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还没有明确界定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界限,譬如在老龄服务市场,还没有完全明确政府 兜底 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标准,产业和事业的界限还不清晰,民营养老机构和 事业体制、产业化经营 的公办养老机构在不平等的环境下竞争,扭曲了市场价格,制约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此外,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化要求之间矛盾尖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部门利益、行业壁垒,与市场化发展之间矛盾突出,导致老龄服务市场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明显,影响和制约了老龄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长期以来,中国养老、医疗等老年人最主要的老龄服务需求,主要由公办养老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来满足,老龄服务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宁波白癜风好的医院
淄博白癜风医院
儿支原体肺炎一直有啰音
相关资讯